陈耀光,198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首届环艺系;1987-1994年,就职于浙江省建筑设计院;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总经理;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杭州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设计委员会,会长;1996-2005年,连续十届中国室内设计大赛七次荣获一等奖;2004年度CIHAF中国十佳住宅设计师。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loft建筑文化与上世纪的工业建筑?
陈耀光:loft来自艺术家们对自由的狂热,对反叛的激情,它已成为社会时尚人士对生活艺术空间的新追求。loft,即所谓大开间,层高5米以上是被公认的标准,能充分发挥居者的想象力,对空间重新界定和划分,挣脱传统房间主义的束缚,让空间在一个巨大的尺度内提供更大的想法和可能。
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建筑,之所以没有被纳入意识形态的建筑文化,因为它们似乎更多地表现作为基本功能的空间属性,是一种基本建筑,它几乎把建筑艺术内涵范围内的象征风格、审美、形式感完全剥离。存在于建筑体内的水泥、梁柱结构被暴露无遗,与当今后工业时代的审美一拍即合。
记者:现在已经把这种loft形式融于房地产开发中,对此,您觉得这是开发商的一种商业行为吗?
陈耀光:产品在同质化竞争很激烈的商业背景下, loft房产品也是一种满足社会需求领域中求新求变的必然产物。但这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也是社会发展表现在精神文化层面内的一种显现。
记者:文化创造成就商业利益,纯商业的进入会对杭印路49号这类艺术区有什么影响吗?
陈耀光:现在的loft社区,已不像刚开始时艺术家、画廊等非产业形式的艺术机构入驻,它们已经成为新经济创意产业的发源地,人才聚集。它与市场需求,带动周边经济、文化产业链相互共享和循环,通过对知识开发创造潜在财富,是新兴文化和创意型产业的聚集地。所以说,它是一种以艺术和文化形态创造潜在和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无论纯或非纯的商业,只要是与创意属性有关的,其对loft艺术社区的进入是有积极意义的,其影响也是整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