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家装业“冷”之问 |
来源:中国建材装饰网
作者:邓兴发
时间:2006/10/31
|
|
|
自1996年以来,云南家装业经过了萌芽、蓬勃发展到相持相竞的市场状态,走过了一条漫漫长路。到现今,竞争变得更加激烈。2006年,许多弱小的家装公司被淘汰出局,一些具有规模实力、具有品牌营运经验的家装公司日子也不好过,家装行业如何持续发展,往哪个方向前进,成为业内人士共同探讨的问题。
云南市场中三种消费态势
昆明的家装消费有三种群体:以价格取胜的低端消费群,品质和价格适中的中档消费群和追求时尚、讲究品质和个性化的高端消费群。
以价格来定装修的大多是做房屋投资的,他们将房子买下后,简单装修一下再转手卖出或转租给别人。这些工程一般落入街边的装饰工程部或中边摆摊的游击队手中,大体做法是接通好水电、照明、粉粉墙、铺些便宜的地砖,简单装修一下厨房、卫生间,对材料质量和装饰风格没有要求,一般一套120m2的房子也就3万元左右搞定,还有大量的临街商铺和要求不高的商场、办公室基本上都是找小工程部和游击队来完成装修的。据记者实地调查,大部分小工程部和游击队目前都活得很滋润,有的人缘好的公司业务都忙不过来。目前这部分消费群体在市场中大约占到20%的份额,交易量应该是很大的一个数字。
以品质和价格来双重衡量的中档消费群体是主流,林总占到70%的市场份额,消费者大多自己买房居住,所以从设计、材料品质、施工工艺及价格上都会慎重考虑,采取实用、节俭又突出个性品位的装修原则,一般一套120m2的房子装修下来大概也就在6万元至于12万元之间,他们选择的家装公司大多都是在业界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正规的家装公司,这类家装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最为激烈,没有科学管理和品牌营运的家装公司难以在此得到有效发展。
高端装修一般在别墅和豪华的娱乐场所、高档办公室中得到体现。先进的地暖系统、换气系统,智能安装防护系统、厨卫采用国际流行的时尚品牌产品……在整体装饰中彰显出个性人文的家居理念,有的别墅装修中仅花洒一项就达5万元以上,以160m2的别墅为例,少则20、30万元,多则达到百万元以上。这类消费者所选择的家装公司都是业界顶尖的、注重材料品质、注重创新设计、能打造健康前卫舒适的居家生活和办公环境的装饰公司。消费者也大多是社会名流或叱咤商界的精英人物,这部分消费群在市场中还不到10%的份额,只做高档装修的装饰公司,目前在市场中也是廖廖无几。
理性消费态势逐渐形成
随着云南家装市场信息的逐步对称,材料、设计、工艺、价格的逐步透明,消费者的选择也逐步归于理性,像装修中的主材,包括地面材料、墙面涂料、厨卫产品、灯饰、水电等,消费者都开始自行选择,并在装修前去花时间到建材市场和家装公司详细了解,对比好品质、性能、价格后进行购买,在施工中进行严密监管,不再对家装公司的设计师、施工人员言听计从。
许多家装公司的设计师、施工负责人向记者大倒苦水:“现在的消费者愈来愈难伺候了,有的消费者看见地砖之间存在细微色差都会叫你重新来过……”而有的消费者打进本刊热线告知:“某某家装公司向其推荐的地面饰材在市场中根本就没有卖的,不知品质怎样;所使用的墙面涂料在市场中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根本不知道其环保性能;而像本刊经常报道的纳米氧吧涂料怎么在云南这些大装饰公司的展厅中都没有看到?也无从知晓装饰公司推荐的这些产品的性能怎样,价格中有多少水分?”
好产品难进家装公司门槛
在云南市场上有许多知名的品牌产品,品质出类拔萃,却难以摆进家装公司的展厅,究其原因,是其利润难以让双方都满意。因为大部分品牌产品价格透明,浮动的利润空间有限,难以平衡家装公司和建材商家的利润关系。
有的家装公司负责人反映:“若是相关材料进入我们公司销售,保证不了我们15%的毛利润,我们经营该产品无利可图,大家都白忙,还去做他干什么?”某知名建材品牌的商家也告诉笔者:“我们的产品主要靠消费者直接购买,基本上没有进入家装公司这条间接消费渠道,再者上规模的家装公司进场费高,条件苛刻,扣点高,吃、拿现象严重,利润薄,有时甚至难以保证营运成本,有的还拖欠款项,进去后销量又不能保证,还不如不进。”
好产品难进家装公司门槛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在实际经营中,家装公司是需要和强势建材品牌强强合作的,才有利于家装业的健康发展,相互之间也需要相互支撑来共同推动消费。
难以维持现状的尴尬
记者在昆明家装市场了解到,大大小小的家装公司今年的业绩都难有重大突破,许多公司不惜花大力气聘请职业经理进行品牌管理营运。对内部进行科学调整,打造以品质和服务取胜的训练有素的新型团队,对外加强联系,与香港、广东、台湾、北京等地国际、国内知名家装行业泰斗合作,全面提升自身平台,邀请行业资深人士来昆传经授宝,树形象、宣传经营理念,也着实收到了成效。
然而面临强大的市场竞争,也是难以有效提升业绩,有的甚至急剧下滑。逐步增大的市场需求规模与明争暗斗、举步维艰、难以维持的竞争格局形成鲜明的对比,稍不留神就会出现亏损,维持现状都难。
完善服务才有发展前途
大大小小的家装公司不一而足,其服务水平也参差不齐,在软性服务上许多家装公司都欠缺。譬如像在设计上根据消费者的家庭实际情况创造个性空间,在设计上从风格、物件摆设、色彩上多做一些人性化的考虑,既照顾好老人小孩,又能打造出张驰有度的个性空间。大部分家装公司的设计师和业务员很少过问消费者的家庭情况和个性需求,不能从方方面面为消费者考虑周全,并提出合理建议,自然人性化的服务也无从谈起,而是消费者说什么就做什么,做完了事。
在云南家装业,许多行业人士还没有认识到完善人性化服务的价值,大部分消费者没认识到,连家装公司负责人也没有这种思维,不能形成产生实物价值,也就无人去从事这方面的考虑和工作了。
现在许多家装公司都具有强大实力,从设计师到施工人员都是训练有素的,其展厅也布置得富丽堂皇,但大都缺乏人性化的关怀,谁能在这方面苦练内功,并将之形成价值观,产生价值,相信前途会无量。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