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时代的企业都知道“降成本才能出利润”,而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更多企业确信“只有降成本才能保生存”。可是已处在微利时代,经过多年挖潜降本,还要为渡过危机再降成本保生存又谈何容易。———题记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按照中铝公司“一保二压三从紧”的总体部署,紧牵成本“牛鼻子”,把打赢“控亏增盈攻坚战”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载体,闯难关渡危机求发展。树立全员忧患意识“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迎着困难上,直面挑战。就还要再抓成本这个‘牛鼻子’,分析影响成本的所有要素,想方设法渡过难关。”当金融风暴全面袭来之时,中铝青海分公司的领导班子迅速进行形势分析,讨论应对措施并达成了这一共识。而如何让各级管理层、每名员工都能克服畏难情绪,认同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了能否渡难关保生存的首要因素。“挖潜降本的潜力不大了”、“降本空间没有了”。
面对部分职工的动摇心态、悲观情绪,公司从上到下、党政工团一起行动,全面加强了对职工的形势教育。公司、分厂、车间层层召开动员会、形势分析会、情况通报会等,向职工讲形势,交家底,提任务,定措施。对一些抽不出时间集中学的一线班组,由班组长把形势和任务写在小黑板上或交接班意见书上,让每位职工抽空自己学,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和中铝总部及公司的形势。各级党团组织也利用短期培训班、知识竞赛、演讲会、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对职工深入进行形势教育。内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宣传媒体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大力宣传市场形势,大造挖潜降本增效氛围,使挖潜降本增效目标、任务和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公司党委还对各级管理人员提出要克服“懒、散、麻”和不作为的要求,并加大了对特殊时期干部的考核。各级党组织也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促使党员带头转观念、换思想、做表率。
广泛深入的形势教育,进一步树立了全体职工和家属的紧迫感、危机感,职工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普遍得到加强。去年四季度以来,公司从上到下层层组织人员,查家底、清库存,找差距、挖潜力,定目标、提措施。各二级单位全面动员,消化氧化铝大块料5500吨,节约生产性费用支出2600万元,节约非生产性费用支出4976万元,削减劳务费50%以上。打造成本新优势“在企业的成本构成中,生产成本占的比重大,因此我们要把主要文章
做到降生产成本上。目前,我们的一些指标距离一流的指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就是我们降本增效的方向。”黄卫平总经理的一席话,让进入2009年后有些徘徊不前的降本工作有了新的努力方向。明确了方向,就要制订有力的措施。
首先对公司管理状况、生产经营效果在中铝公司和行业内所处地位进行分析,进而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对主要生产线的状况进行分析,以中铝公司和行业内生产技术指标最好的类似生产线为标杆,明确目标制订措施进行改善;再次选取重点指标进行攻关,消除“短板”,寻求突破。在进行综合分析比对后,发现生产单位发展极不平衡、技术指标差异很大,是公司当前最大的“短板”,最具降本的潜力。因此,一场以消除电解工区间差异的战斗首先打响。第一电解厂全面规范作业过程,推行了工区长工作日志和电解换极打分表两项措施,改变了以往电解生产中只注重短期指标不注重长期指标,盲目提高指标不注意保持槽况平稳的弊病;第二电解厂运用“1+1〉2”的工区管理模式,通过“互动检查制度”和管理创新劳动竞赛以及“一帮一”来创造条件增进工区间的交流提高;第三电解厂推行标准化管理,一方面对主要技术指标设置统一规范,另一方面着力消除电解生产中的“五项操作”差异。通过努力,成效凸显。电解工艺不断得到优化,操作质量明显提高,以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代表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提升,经测算,仅综合交流电耗一项年就可降低成本1000余万元。同时,各工区间差异明显缩小。像第二电解厂8个工区电流效率差距由去年底的0.59%缩小到目前的0.25%以内,最好工区与最差工区在产量方面的差距缩小到了10吨左右。消除工区差异的战斗吹响了向全面对标进军的号角。
总经理黄卫平亲自挂帅,担任对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各分管副总分片负责,全面对标,各个“击破”。至3月份,分公司主要产品铝锭吨制造成本较去年金融危机前大幅下降,降幅达到30.22%;吨铝锭加工成本降幅达到24.8%;碳块制造成本降幅达到37.64%。若剔除价格因素,铝锭和碳块成本降幅也分别达到11.95%和17.48%。节约成为新风尚今年五一前夕,第二电解厂的30个班组以实际工作为创作之源,自编自演了17个节能增效的小节目,推广班组节能方法,同时分厂还对各班组考核评出的“十大节能标兵”进行了表彰。这只是该公司在全体员工中倡导节约新风尚的一个缩影。在该公司,无论是新员工入厂,还是老员工换岗,车间、科室、班组都要在安全三级教育同时进行节约降本意识教育,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与企业共兴衰”的意识在每位员工心中深深扎下根来。今年以来,该公司还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把从岗位降本、从自身节约作为党员群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之一,通过引导和激励,让全体员工成为成本控制的主角,节约增效的行者。
“看一看,你的槽盖板挡头是否松动漏电?”“测一测炉底压降是否达标?”“想一想,今天你有没有浪费?”……这些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只是员工们在岗位上相互提醒的一个写照。无论是在电解生产一线,还是在辅助生产单位,职工小改小革、修旧利废、节约降耗的热情高涨。第一、第三电解厂的员工进行优化电解槽开槽装炉工艺攻关,单槽节约费用2万元;板带厂员工紧跟市场形势,继4月份成功试制1050、3005、3102合金以后,5月25日又成功试制出8011合金;碳素厂组装车间员工利用废旧部件修复16辆悬链输送机载货小车,节资数万元;第一电解厂检修车间检修四班员工总结提出“空压机油路管路清洗修旧办法、副钩软连接短接”方法,修旧利废价值达到20余万元;热力厂空压班的姐妹们总结实践经验,提出适当调整空压机运行的操作方法,月节电3000余度,节水近千吨。在各级机关,降低办公费、燃料费、差旅费、节电节水等早已成为每名员工的自觉行为.
员工不懈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其中,碳素厂阳极综合合格率连续3个月在中铝排名第一,动力厂通过提高功率因数获得青海省电力公司最高奖励,机修厂自行制作槽壳减少外委费用近50万元,运输部合理调配仅4月份就节余油料近3000升。员工热爱企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企业更没有忘记倾听员工的心声,关心员工的生活。金融危机以来,尽管面临严峻形势,但企业仍继续实施了劳动模范、优秀员工健康疗养、科技人员考察学习和职工健康体检等制度,并挤出部分资金建立了企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用于为困难职工发放困难补助和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就在最近,还为30户低保家庭减免了物业、水、电、暖等各种费用,保障了低收入家庭的正常生活,促进了和谐企业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