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成渝橱柜行业营销论坛特别报道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禾子
时间:2006/12/29
|
|
|
渴盼营销思维共振
——写在首届成渝橱柜论坛召开之际
无论何种环境,思想共振和认识共振,都能为人际交往带来乐趣。
共振效应越明显,就意味着沟通越愉快,认识越能产生共鸣。
在首届成渝橱柜论坛召开之际,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参加论坛的成渝两地高端橱柜品牌商能在论坛上碰撞思想、激荡思维,进而产生共振,提出更多良好的建议,为营造更好的橱柜行业市场氛围而献计献策,并在未来积极践言。
之所以愿望强烈,是因为在同橱柜行业的交流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当前的橱柜行业危机重重,这种危机主要来自营销方面。
在当今营销时代,靠先进营销方略制胜已成为很多橱柜企业的希望。但是,由于橱柜营销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橱柜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在不断加剧,这种耗损竞争的结果固然能如人所愿,使一部分营销滞后的对手被淘汰,但由于其发展方向发生偏离,将使留存下来的企业产生畸形的营销思维,并由此形成惯性,在未来不是被具有科学营销思维的对手击败,就是因“走火入魔”偏离营销主线而自毙。后一种淘汰是十分令人痛心的,我们希望看到的例子越少越好。
今天,不管橱柜企业采用何种营销思想和持何种发展态度,我们都必须承认,在橱柜市场有两股微观经济力量正在主导着市场,影响着我们的营销思维:
其一、供给充分饱和甚至过剩。现状有目共睹:由于企业生产能力的普遍提高、产品的不断创新和细分化导致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使供给过剩成为一种几乎不可逆转的趋势。市场趋势性的供给过剩必然导致产品毛利的下降,这将促使企业纷纷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细分化来保证增长和利润额,但这又进一步加速了产业供应能力的过剩。
其二、企业之间的低价竞争。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的产业,在由品牌主导消费的消费习惯还没有形成或者还很脆弱的时候,通过低价来满足特定消费群的需要是大部分企业的必经之路。但是,降低产品毛利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有更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才能保持其利润,这势必使得产业的供给能力进一步趋于过剩。
从上可以看出,两股微观经济力量的作用是造成供给过剩的根本原因,而供给过剩又是产生各种不良竞争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畸形营销思维的罪魁祸首。如果能在调节两股微观经济力量的作用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就可能会解决供给过剩的问题,市场竞争可能就会呈现良性竞争态势。
但是,在今天这种市场经济环境,谁能有本事让对手减少生产?而如果不是市场原因,谁又能主动减少生产?
可以肯定地回答:都不可能!必须想另外的办法。大部分营销学家认为,这个办法应该是从营销中找。
《建材营销学》告诉我们,在橱柜行业,对消费市场的错位聚焦与品牌的提升应该是能够在未来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营销思维的两根主线,希望能引起参加首届成渝橱柜论坛人士的重视,引起整个橱柜行业的重视。
孔子说,徒手搏虎、徒步涉河死而无悔的人,我不与他为伍。我要找遇事而有警惕之心,善于谋虑而成事的人。我们希望,橱柜行业的企业家们都是善谋虑而能成事者。(本刊记者 吴艳霞)
首届成渝橱柜行业营销论坛
主 办: 重庆市橱柜协会
成都市橱柜联盟
承 办: 建材与装饰杂志社
媒体支持: 建材与装饰杂志社、中国建材装饰网、地方电视台、报纸等媒体。
时 间: 12月29日 13:30分
地 点: 成都加州花园国际酒店
论坛主题: 尊重同行 珍惜品牌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消费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企业为求发展不得不殚精竭虑,使尽全力。然而,由于市场运营秩序难以规范,经营者素质与认识参差不齐,导致竞争无序,不仅同行之间耗损甚巨,且令消费者疑虑重重。在平均利润水平高于整个建材业的橱柜行业更是如此,这里表面看来阳光灿烂,但这背后却存在着很多制约发展的现象:品牌之间互相杀价、彼此攻击、成渝品牌很难走出西部、缺乏行业规范等等,使原本前景广阔的成渝橱柜品牌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使很多橱柜厂商们陷入了迷茫。
本次论坛将就成渝两地橱柜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加强成渝两地橱柜行业的交流,探寻成渝橱柜品牌未来的健康发展之路。
会议内容:
1、 总裁论坛
2、 现场对话
主要议题:
1、橱柜行业能打价格战吗?
2、成渝两地橱柜行业的现状是什么?
3、成渝橱柜品牌为什么不能做大、做强?不能走向全国市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4、对待外来一些竞争力很强的品牌,我们的竞争力在哪里?
5、橱柜行业的市场营销该怎样做?
6、同行之间如何互敬?
7、中小橱柜企业怎么存活?
8、橱柜行业的整合潮是否会引起行业的大洗牌?企业与企业之间在资源、市场等方面怎么整合?怎么做强做大?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