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模式”:将形成中国水泥的新格局 |
来源:中国水泥网
作者:-
时间:2007/1/6
|
|
|
广州越秀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是投资及经营水泥、预拌混凝土和水泥运输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十二家,其中大、中型水泥企业四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五家、水泥贸易企业二家、水泥运输业公司一家。公司属下的水泥企业包括有广州市珠江水泥有限公司、广州水泥厂和花都水泥有限公司、唐山启新水泥有限公司,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自动化程度均居全国水泥行业领先地位,企业内部管理严谨、产品质量稳定,生产的粤秀牌、金羊牌和粤花牌水泥均获广州市质量监督免检产品和省、市名牌产品称号,并均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今年6月3日,“泛珠”11省区政府领导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从此,出现了“9+2模式”。广东作为泛珠三角区域的重要省份,在这样有力的经济合作推动下,经济将会有更长足的发展。对于水泥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借着广东水泥会议的机会,中国水泥网专程采访了在广东享有盛名的广州越秀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一岳先生(如图一、图二),请他就推行“9+2模式”后的水泥市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国水泥网:请教吴总对泛珠三角的水泥行业发展的看法以及前景预测;特别是现在“9+2模式”港澳地区的加入后的新局面。
吴一岳:“9+2模式”虽然是近期才提出来的,但是从中央到加入泛珠三角地区的各个省份对此都非常重视,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模式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目前,泛珠三角区域里广东和港澳形成了一个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完善的地区。而其他地区应该说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9+2模式”可以通过发达地区的牵引,对整个泛珠三角区域经济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从目前“9+2模式”的推进程度来看,前景是光明的。那么就水泥行业来说,也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毕竟“9+2模式”也才开始不久,所以有很多问题还有待研究。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要把泛珠三角所有地区的经济带动起来,物流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发展,交通要先行。广东水泥行业这两年有所发展,正是因为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随着“9+2模式”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有比较大的动作,这为水泥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因为广东和港澳地区水泥工业总体上资源比较缺乏,现在形成泛珠三角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把发达地区的产品向外辐射;有利于把落后地区的各种资源适当地引进资源匮乏地区;有利于发挥广东和港澳咨讯发达、对外联系渠道多的优势。这些对将来水泥贸易形成新的格局会有一定的作用。
中国水泥网:今年初,国家对水泥行业实施了宏观调控,现在我们听说调控还将持续,想请吴总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吴一岳:宏观调控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而这次宏观调控应该说是很及时的。水泥的增长速度应该与国家GDP增长速度同步,但由于前段时间国家经济过热,造成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比较盲目地进入水泥行业。因此,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对水泥的调控主要表现在银行对新建项目的审批以及贷款实行控制和更严格地土地审批制度。我个人觉得这些调控手段是有利于水泥行业长远发展的。
作为一个商品,过度发展就会带来恶性竞争。在水泥工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的经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当一个建设高潮过后,很快就会回落,要关闭很多不算落后,但市场无法容纳的一些企业。至少据我所知,欧洲现在大部分国家就处于这一状态。去年的水泥投资热潮如果没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及时控制,那么后果将会怎样,大家都不敢想。尽管水泥工业在我国需要发展是肯定的,因为市场还在不断扩大,但是其增长速度应该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现在我听到很多水泥厂都说要做大做强,把1000万吨作为发展目标,甚至还有更大的目标。这样不是不好,但是这么大的市场将会在哪里呢?这个是我们水泥人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中国水泥网:新广州水泥厂的项目已经在建设当中,越秀还将有什么新的动作?越秀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计划是怎么样的?
吴一岳:我们公司的发展思路是“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因为做大了,风险也很跟着大,而做好了风险也会减少。至于发展规划,我们会根据广东和周边市场的增长情况有计划、有步骤、适当地扩充企业能力。到目前为止,越秀虽然规模上在华南地区已经有一定的地位,但我们的目标是在近五年内实现1000万吨的产量,那时的能力跟现在相比应该增长一倍。具体的计划是建设一个广水新线,虽然新广水有250万吨的能力,但同时会淘汰100万吨,这样一增一减,大体增长量在150万吨左右。另外,珠水二期的建设也正在筹备中,从资源勘探到资金筹备,每个步骤我们都会考虑周到,希望将新线的布局结构建得更合理化。资金方面,我们会考虑用上市的方法筹集资金,降低投资风险和成本。规模方面,考虑偏向日产10000吨线,从技术上讲是没有问题的,但要通过经济分析,看看市场回报率,再做决定。我们所有的规划都是遵循“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原则。假如实现珠水二期目标后,公司在华南的产量将接近1000万吨,在这个基础上是否还要发展,现在还言之尚早,关键还是要看市场。
中国水泥网:请吴总谈谈对泛珠三角地区水泥出口看法和建议。
吴一岳:我个人认为水泥国际贸易不是能出口10万、8万吨水泥就算,越秀曾经就做过一些水泥出口业务,但从规模和数量上来讲还算不上是国际贸易。真正的水泥国际贸易应该要形成一个相对稳定、有竞争力的体系。近几年,我也了解到一些大型水泥公司是如何做水泥国际贸易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国际化的销售网络,这个网络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是指在需要扩展贸易的地区建设必要的中转库以及码头基地;甚至可以建立船队,或者和专门的水泥运输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软件主要是指销售网络,要形成固定的客户群。比方说要把水泥运到非洲,那么在非洲就要有相当多的比较稳定的客户群。绝对不是国外临时工程、为数不多的客户。据我了解,现在国际上的大型水泥公司都已经具备了上述的条件,而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销售网络。象海德堡的销售网络就非常广,他收购国外大型水泥集团,并不一定是看重生产工艺,实际上是巨资购买其销售网络。
从目前我国水泥工业发展情况看,我们的规模实际上不比国外的大型水泥企业差多少。但从国际贸易这个角度看,我们还处于劣势,就算有一些做水泥出口的企业,用上述的标准来评定,还相差甚远,未达到这个高度和深度。假如我们不能赶上或者接近这些标准的话,那么将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只能小打小闹。当然,我国目前的水泥出口状况的形成也有它的历史原因,我们过去是计划经济,从国际贸易人才储备到各种贸易手段基础都很薄弱,所以,现在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强硬件建设。水泥是运输量很大的产品,大量出口就需要港口。应该说,随着泛珠三角模式的推进,其在水泥国际贸易方面应该会成为全国的重要基地之一。首先,“9+2模式”其实利用了港澳的信息网络以及对外经济联系能力,水泥在这方面也应该有所提高。其次,现在广州很多水泥企业为扩大市场都在物流、中转建设上下大功夫。另外,港澳地区本身就是很大的国际化水泥贸易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不但要在生产能力、生产规模、生产技术上跟国际接轨,在贸易上也需要。大型水泥集团应该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使中国水泥能真正占领世界水泥十强。
中国水泥网:俗话说的好,“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对国家、对企业、对个人都是同样的道理,请吴总谈谈你们企业和您的个人财富观。
吴一岳:企业创造财富本事就是创办企业的目的,我不忌讳“企业以创造最大利润为目标”这种说法。当然,在我国办企业不光是单纯的为了这个目的,同时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要为国家做出贡献。但很显然,不管是什么目的,如果企业没有创造丰厚的财富,企业本身目的就没有达到,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了,所以,我们企业的宗旨就创造最大的财富。
至于个人财富,我认为作为企业经营者,他的收入应该跟其对企业所做的贡献成正比,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和需求,这也是留住人才的方法之一。在我们公司里,现在也已经打破了原来计划经济留下的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