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开纠缠的牢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李觅
时间:2007/2/1
|
|
|
以一首《如果云知道》而被广大歌迷所熟悉,有着“芸氏唱腔”之美誉的台湾歌手许茹芸,其缠绵悱恻、凄美婉转的独特唱腔迄今无人能敌。善唱爱情歌曲的她,更是将季忠平、许常德为其量身定做的这首爱情歌曲发挥到了极致:如果云知道/逃不开纠缠的牢/每当心痛过一秒/每回哭醒过一秒/只剩下心在乞讨/你不会知道。
诗言志,歌传情。唱者如诉如泣,听者可以“各有所思”。一句“逃不开纠缠的牢”,令笔者联想到如今玻璃深加工行业的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顿生几分感悟。
尽管目前我国玻璃深加工行业已有了飞速的发展和不小的变化,但发展仍然不够平衡。企业与企业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存在于西部与东部之间,还存在于内地与沿海之间,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
比如不少企业即存在单打独斗,仅仅凭借自己现有的力量和人员,而没有对一些可以利用或可能整合的资源进行利用与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让企业“逃出”原来的“心”,“画”出更大的“圆”。又比如,有的企业缺乏“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即便“走出去”,也只是浅尝则止,而没有“为我所用”。眼睛盯着的,还是企业内部那些“鸡毛蒜皮”的问题。不少加工企业缺乏层次管理,即便有也形同虚设,负责人成天围绕企业的那几条生产线转悠,简单地计算着“投入产出”,或与客户讨价还价,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一些琐碎而又细小的事务上;此外,有的企业虽然这两年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企业管理层并没有从原来的“圈子”里跳出来,管理还是“小儿科”,缺乏“大家风范”,尽管行头变了,但思维、模式、个人修养、甚至言谈举止仍然停留在“小作坊”那个特有时期,“内在”变化与“外部”的发展不相匹配和适应。
诸如这些现象,或多或少地反映出玻璃深加工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或潜伏着一些弊端。虽说“暇不掩玉”,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我们不注重学习和向别人学习,不从原来的“小圈子”里跳出来,站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审视自己,则难免不会“从起点再回到起点”。当然,我们不会像许茹芸那般“为情所困”,但长此以往,我们却可能被自己设下的“迷局”牢牢地纠缠。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