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涂料市场风云激荡 中华制漆强势崛起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曾建华
时间:2007/3/5
|
|
|
新闻事件:
2月2日,以“携手中华,再创辉煌”为主题的中华制漆(深圳)有限公司四川地区工作年会胜利召开。中华制漆公司总部高层专程参加了此次会议,包括董事总经理钱江、营销副总李广中和市场部经理张晓琴等。
中华制漆成都营业部经理蔡启军回顾了2006年成都营业部工作之后并布置了2007年的四川市场主要销售方向:一是推动成都市加盟店、直营店建设和强化小区推广;二是在四川省条件成熟的二级市场进行品牌分拆;三是在重点市场构筑立体化渠道,增强抗衡风险能力,力争零售、家装、工程、家具等行业多条腿走路;四是加强对终端价格和专卖店形象的管控力度;五是提升特色服务水平,积极引入调色机、喷涂机等服务硬件之配置;六是策划推广新产品。
成都川东日商贸公司总经理高智君总结2006年成绩后,对2007年的工作重心进行了阐述,经营重心从传统的油性木器漆向水性漆转变;规范秩序,培植分销商走公司化管理模式。
最后,中华制漆董事总经理钱江对四川的成绩进行了相应肯定,提出:树立信心,继续拼搏,为民族涂料崛起而再创辉煌。
“2006年,中国涂料的变局年”
年会上,中华制漆公司董事营销副总李广中对2006年的中国涂料行业进行了总结,称“2006年是中国涂料的灾难年”,中国涂料行业雪上加霜,已进入洗牌阶段。行业的竞争已从价格战转向规模、技术、品牌、营销等各方面的综合竞争,正处在“大乱”到“大治”的阶段,并如此预测中国涂料演变。
对中国涂料行业的经营环境,李广中认为外部环境扑朔迷离为第一因素。2006年,中国GDP高速增长,达到了20万亿人民币。中国涂料市场的前景吸引国际涂料商加速进入中国,同时国家取消关税,全国近400亿平方米的旧墙需要进行节能改造,以及农村城镇改造,这些皆表明中国涂料市场的容量还在迅速增长,还有成长的空间。2006年,国家加强了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意在抑制价格的飞涨。除此外,国家对生产企业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对运输企业实施运输危险品许可证制度,对销售单位实施危险品销售许可证制度,加强了管理力度。
行业潜在进入者增多,李广中认为是中国涂料业恶化的第二个因素。中国企业基于规模经济的需要,开始一体化经营,特别是家具企业积极生产销售成品家私,对木器漆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涂料生产条件要求简单,中国涂料企业近几年迅速猛增,达到了近10000家,造成了行业的产能过剩,特别是中低端的建筑涂料。幸运的是,政府从政策对行业加以限制,如3C认证的执行以及安全许可证制度的实施。
涂料替代品的增多,李广中认为这也对涂料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涂料的替代品有很多,建筑涂料的替代品有瓷片、瓷砖、墙纸,木器漆的替代品有成品家私、免漆板,还有玻璃幕墙、石材等。随着消费者选择对象日益丰富,涂料行业的竞争除品牌竞争外,还有越来越增多的涂料替代品间的竞争。
原材料供应方底气十足,李广中认为这是2006年对中国涂料行业发展影响最为直接的因素。2006年国际油价高位运行,7月份达到78.4美元/桶的最高价。二甲苯等溶剂也飙升到了1万元/吨,政府也开始对此施行专卖制度,结果部分小型涂料企业相继破产,对大企业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油性木器漆的其他原材料也借机涨价,如与石油无关的TDI达到3万元/吨。2007年进口的铁矿石在2006年的基础上又上升7.5%,这使制罐的成本更高。实际上,从2002年到2007年,制罐成本已涨价了80%。这些涨价的因素对油性漆企业,特别是油性木器漆企业带来更高的成本压力。
业内竞争的恶化使行业不能支持持续发展,李广中认为这是中国涂料行业的真实反映。据统计,到2006年12月,全国油性漆产量为352万吨,建筑涂料约155万吨,总产量达到507万吨,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油漆市场。2006年,中国涂料行业群雄争霸还没结束,并购兼并风起。美国Valspar公司收购了华润公司,嘉宝莉又进入了立邦公司收购的视野,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又传出可能收购ICI公司。在并购风起的同时,中国涂料业市场细分化更为明显,聚酯漆华润占首位,粉末涂料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居老大位置,重防腐涂料海虹老人涂料称雄,氟碳漆大连振邦继续领先。
2006年,政府调控和监管政策的加强,潜入者激增产能过剩,替代品的出现使竞争雪上加霜,原材料高位运行使成本高涨,业内竞争恶化市场分化,这些因素使中国涂料行业平均利润只有6%左右,严重制约了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见证民族涂料进程 再掌民族涂料之舵”
2006年,中国涂料业正处在“大乱”到“大治”的阶段,各企业群雄争霸并购风起。面对行业竞争的恶化,中华制漆仍然在市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见证了中国民族涂料进程,再掌民族涂料之舵。
2006年11月30日,海南博鳌举行的中国涂料行业高层论坛上,中华制漆董事局主席徐展堂被邀出任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这是对中华制漆在中国涂料行业地位的肯定,也是对中华制漆担负起振兴民族工业的期望。
2006年,中华制漆初步完成了全国的战略布局,拟在广东新丰县投资建设占地600亩的新生产基地,到2008年投产后将形成拥有深圳总部和湖北鄂州、江苏徐州、广东新丰、上海四个生产基地,营销体系遍布全国的企业集团,确立起中国民族涂料工业领头羊的地位。
为了强化对家装公司和工装公司的影响力,中华制漆2006年先后举办了中国家装行业交流会、京港建筑装饰合作研讨会、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科技大会,加强与工装企业间的互动,拓宽与全国顶尖家装公司的交流平台。
2006年10月,中华制漆在深圳隆重举行了“净味之旅,心旷神怡”新品推广会,宣布净味系列产品正式上市。中华制漆公司的净味产品,包括硝基漆、瓷漆和底漆,开创行业的先河。同年,中华制漆旗下两品牌菊花和长颈鹿成功入选政府采购绿色清单,成为入选品牌最多的涂料企业,还被评选为2006年度最佳本土品牌、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
在连续获得荣誉的同时,中华制漆的技术中心被评定为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获得深圳市政府300万元奖励;与此同时,公司还获批成为中国首批职业技术技能鉴定站,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油漆工的技能资格认证。中华制漆杨献出任广东涂料协会副会长,增强了公司在广东省涂料行业的话语权。
扛起民族涂料旗帜
近几年,中国涂料业并购风起,中华制漆董事总经理钱江坦言,确实有不少外资巨头向公司表露过收购的意向,但是作为中国政协常委的董事局主席徐展堂明确拒绝了,誓言“中华制漆不卖”,要担负起中国民族涂料工业振兴的重担。
“由于各种原因,中华制漆2004年以前在经营方面很保守。2004年后,中华制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国内外的优秀大企业引进各类人才,到2006年时,销售额累积增长了150%。”钱江自豪地说。
在年会上,钱江说,公司高层非常重视西南市场的重要性,特别是四川市场的辐射影响力,2007年将加大对该市场的扶持力度,以图强势崛起大西南。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