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展堂重申:中华制漆绝不卖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曾建华 龚文
时间:2007/4/5
|
|
|
3月17日,中华制漆在东莞长安大酒店隆重举行以“艰苦奋斗七十五载,未来必将更显精彩”为主题的大型庆典,庆祝香港中华制漆成立七十五周年。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北海集团主席徐展堂在结束北京召开的“两会”后,和中国涂料协会秘书长岳望坤、广东涂料工业协会会长何炳福、秘书长黄开一起出席了庆祝活动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中华制漆各地营业处、经销商、香港和3家附属企业的员工、供应商及各界知名人士等一千余人参加了庆典。在庆典上,徐展堂先生继在2006年海南博鳌首届涂料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华制漆决不会卖后,再次公开重申:不管诱惑有多大,中华制漆绝不会卖;不仅不会卖,而且还会不断加大投入,把中华制漆打造成百年强企,走向世界。
去年12月,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海南博鳌召开的涂料高层论坛上宣布徐展堂先生2007年上半年出任中国涂料协会名誉理事长,肩负起振兴民族涂料工业的重任。结合这个背景,就不难看出徐展堂先生为什么此次公开重申“中华制漆不会卖、振兴国内民族涂料工业”的主张。因为徐展堂先生不仅要让香港中华制漆自身不断壮大,还要带领国内涂料企业在与外资抗衡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让“中华制漆”发扬光大,还要带领“中华漆”走向世界。业内资深人士据此指出:徐展堂先生此番讲话,振奋了涂料行业低落的情绪,坚定了国内涂料企业的信心,意义重大而深远。但也有人对徐先生的信心和中华制漆能否成为国内涂料业的领头人表示质疑?选择在中华制漆成立75周年之际来回答这个问题具有象征意义。
中国涂料:希望何在?
2006年,对中国民族涂料企业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涂料行业遭遇了诚信危机,原材料价值的上涨使部分实力弱小的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纷纷寻找生存之路,结果部分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成为外资涂料企业收购的目标。
2006年第一季度,某外资品牌在长春遭媒体曝光,被指用“回扣”等方式拉拢油工师傅,涉嫌不正当竞争和商业贿赂。很快,全国数十家媒体接连转载和跟踪报道,一些行业人士也纷纷向媒体揭露涂料行业所谓的内幕。公众在媒体的引导下产生了对涂料行业不信任的情绪,这应该是涂料行业遭受的第一次诚信危机。
第二季度,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一路猛涨,突破每桶80美元的历史最高点。众所周知,中国涂料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油价上涨带动原料价格飙升。这使得一些中小型涂料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稀薄,生存压力剧增,关门歇业之事常有发生。
第三季度,国内民营涂料企业的代表广东顺德华润涂料被美国第四大涂料企业Valspar收购80%股权。这样,一直被喻为国内民营涂料领军企业的华润易手外资。这给国内众多同样身为民营涂料企业带来的心理影响是巨大和震憾的。一些企业和经销商苦苦思索:国内涂料企业的希望在哪里?
中华制漆:强势复苏
在中国涂料业企业,特别是民营涂料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寻找出路的同时,我国涂料企业的另一阵营港资企业在面对外资强势入侵时,更多体现出冷静,以期厚积薄发,后发制人,力争与外资企业同台共“武”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其中以中华制漆最为突出,公司董事长徐展堂除多次公开声明公司绝不卖外,还表示要肩负起振兴中国民族涂料工业的重任。
中华制漆作为港资涂料企业的翘楚,在经历了多年沉寂与阵痛后2006年强势复苏。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