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单”自起不待风吹 “商”心自变何须他人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余琳
时间:2007/6/4
|
|
|
世间万物,此消彼长,冥冥之中,皆有定律。对一切事物来说,如果它存在,那就必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在优胜劣汰的世界里,是不容许半点事物蒙混立足的。而“跑单”现象从始至终一直都存在于整个橱柜业中,灼痛着橱柜厂家与其经销商的眼,也正是由于这个昭然若揭的难题,让厂家们苦于言表,束手无策,头痛不已。
无风不起浪,“跑单”现象到底是平地而起?还是风吹而动?而经销商变心之举又意在何方?对此我们特邀两位嘉宾进行探讨。
存在即是合理
特邀嘉宾樱雪总经理 陈坚
一、特性决定永存
“跑单”是每一个橱柜厂家都无法回避的外加工现象,作为我们厂家来讲,只能减轻这种现象,而不能从本质上去掌控它,根除它,因为这是由橱柜业产品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橱柜其本身就是一个半成品,它给了经销商自己灵活组装出售的空间,同时也就给予了其“跑单”的机会,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不可分的。由此可见“跑单”根源于橱柜业自身,并将持续存在于未来。
二、具体对策
1、加强品牌整体影响力
从战略上来讲“跑单”是行业内价格越打越低情况下的必然产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加强自身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整体影响力。因 为品牌不仅意味着质量的信誉,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试想一下,有哪一个经销商不愿意和一个品牌知名度高的厂家合作,如果品牌名气打开了,那经销商相对的忠诚度毫无疑问也将上升。
2、厂家拥有较强的市场操作能力
在“跑单”满天飞的情况下,厂家应加强自身对市场的操作能力,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反利,让经销商有利润可赚;二是为自身产品的市场销售建立起优质的秩序、流畅的销售渠道,使经销商有路可寻;三是完善自身的督促体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万事都要讲个“规”,于是少不了督促。完善自身的督促体制,重视对其经销商的督促管理也不失为应对“跑单”现象的有利武器。
内部和谐压倒一切
特邀嘉宾禾田橱柜总经理 王剑
一、从内部找原因
“跑单”现象在现阶段之所以如此猖厥,并非是由单一的因素而引起的。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这是市场竞争中所带来的负面现象,对此我们不应过多地去指责经销商,凡事应多从自己本身内部找原因。也正是由于我们内部工作没有做到家,才使得经销商无视于加盟的协定,私下“跑单”。
二、邦有道则隐,邦无道则现
换句话说,就是当橱柜厂家的支持力度、返利、关心程度到位时,“跑单”现象很自然就“隐身”。相反,如果厂家相应给予的帮助、支持力度不够时,“跑单”又很自然地奔现出来。由此可见,“跑单”现象是可以人为避免减少其发生频率的。而我们能把握的就是,通过政策上的支持、让利,关注经销商,让他们赚到钱,同时又能感觉到厂家对他们的关怀之情,那经销商就绝不会走上“跑单”这条路上去了。
三、迷路的孩子,回家吧
其实我们每发展一家经销商,都对其倾注了感情,投入了真心实意,我们甚至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并亲眼看着他们一点一滴成长起来。对于“跑单”现象,我们是内伤胜于外伤,于是我们在自责中自省,并坚信着他们只是迷路而已,回家是迟早的问题。未来,我将与他们风雨共进。
记者观点:
有所为,有所不为
“跑单”是一种现象,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它只是发生,永不回头,就象一朵黑暗中独自芳芬的花,有些人走过来闻到了,将它摘下,有些人只是路过,闻到它也并不碰它。多数人认为,花被摘下与否主要是取决于当事人当时的心态,却恰恰忽略了影响着当事人此举动背后隐藏着的多种因素。
对现状的不满,缺少厂家强有力的支持、帮助,再加上较少的沟通交流,造成一定的隔膜,使经销商走向“跑单”成为自然之事。其实苦苦追寻的“跑单”未必是适合经销商自己的,而轻易放弃的“品牌”,却是常常忘记珍惜。钱要赚,名要争,义也要全,协议要守,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正是如此。
对于橱柜产家来说,如果无法控制“跑单”这种现象,那就请好好完善健全自身内部的各种机制,多想想经销商是由于给予的帮助、支持力度不够还是返利和辅导不够亦或缺少相应的沟通交流机会才会去“跑单”吗?而非一味责怪抱怨,这也是橱柜厂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明智之举。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