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建筑·玻璃 |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李觅
时间:2007/6/8
|
|
|
一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履历,上海亦然——要用几句话来概括很难,也不一定准确或全面。
这是一个处在古老的泥土上却面对着大江大海、挟着西洋的骨架却又紧系着中国胸怀、时时赶着现代的步伐却又背着传统负重的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
第一次到上海是1984年,去旅游。之后虽数度去上海,都是因为开会或出差。脑海中的上海,有很深的印象,却没有特别的留恋,若即若离。
1993年5月,到上海参加全国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建材行业工作会议,上海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天的会议,从开会的日程,到会后的休闲娱乐,从餐饮住宿,到迎来送往,安排之精密,考虑之周全,真可用滴水不漏、事无巨细来形容。尤其承办此次会议的当时上海市建材局的几名女同志,完全没有“吴侬软语”的腔调,其工作效率和严谨认真的精神令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无不心生敬意。
二
倘若要问这座城市的特点,大凡去过上海的人都会说:建筑。很有同感。上海旧时的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全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和缩影。
上海外滩花岗岩砌筑的大厦,金属结构的栅栏和石头铺就的路面,会将你的记忆拉回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甚至更早……如今,在这条繁华的金融大道上仍然保留着风格各异的建筑: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的、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拜占庭式的、罗马式的、哥特式的……一座座精美绝伦的建筑物连成一片,好似一座天然的人类建筑艺术博物馆。
然而,就在这些风格各异花岗岩大厦建筑群的对面,却是异峰突起、金碧辉煌的现代建筑群,让你转身之间,恍若隔世。
站在外滩,眺望黄浦江,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你可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说,因为两岸的建筑似乎正在相互凝望,悄悄对话……
三
霓虹闪烁,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旧上海在殖民地统治下度过了漫漫长夜,也许正因为如此,上海人民渴望光明的愿望更为强烈。如今,我们也可以从许多旧时的建筑上,找到进口玻璃的影子。也许真是“感观对光明的渴望一旦获得解放,就会变得势不可挡”。如今,上海已成为国内玻璃幕墙建筑数量最多的城市。
据了解,上海最早的玻璃幕墙建筑是外滩延安东路的联谊大厦,建于1983年。上个世纪80年代以及1992年左右,是该市玻璃幕墙建筑建设的两个高峰时期。这几年,上海每年竣工各类建筑约100幢,完成幕墙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左右。
上海同时也是全国建筑玻璃生产的主要城市之一,最早的上海耀华玻璃厂,如今的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等,早已成为玻璃行业的优秀企业。1993年到“上耀皮”参观时,正值企业改制,其时工厂的产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今,该公司年销售收入已突破18亿元,而由“上耀皮”生产的各种建筑玻璃系列产品,早已应用于上海的各大知名建筑和出口国外。
回望黄浦江两岸,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震旦大厦、国际会议中心抑或正在建设中的“玻璃建筑”,尤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星星,散落在美丽的上海滩。上海,俨然就是一座星光灿烂的玻璃之城。
|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