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鸿之死的思考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曾建华
时间:2007/9/17
|
|
|
96.7万件玩具、3000万美元、一位老板的生命。将这些连接起来的就是由于利达玩具油漆铅含量超标而引发的被迫召回事件。此事件在8月引起中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8月11日,港商张树鸿在佛山市他的利达玩具有限公司的仓库中上吊自杀身亡。引发张树鸿自杀的原因是利达玩具有限公司出口到美国的96.7万件玩具使用的油漆金属铅超标。利达玩具公司是美国最大玩具供应商美泰玩具公司的贴牌生产商。8月2日,美泰公司下属的费雪公司向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提出,自愿召回96.7万件由利达玩具公司生产的儿童玩具。随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宣布,暂停利达公司产品出口。
近100万件玩具被召回,以及由此引发的索赔,将使利达玩具公司付出3000万美元的高昂代价。这对利达玩具公司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之重”。张树鸿在得知暂停公司出口消息后,感到挽救公司的希望破灭了,只有绝望自杀。据媒体报道,导致利达公司玩具铅超标的直接原因,是向利达公司提供油漆的东兴新能源公司在油漆生产中使用了假冒的无铅色浆,从而导致铅超标。
利达玩具公司的召回事件再次引起了社会大众对我国加工贸易的思考。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就是由加工贸易企业创造的。但是,最近这两三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除承受着员工工资大幅提升、原材料上涨和政府的压力外,还面临着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
除技术壁垒外,中国企业均不同程度遇到国外巨头们在价格方面的压榨。由于价格上涨的原因,今年美国沃尔玛公司就大幅减少了对中国纺织产品的采购,导致中国东部的不少纺织企业面临生存的困境。上海雅迪尔公司对百安居的逼宫事件,实际与上面的这些事件相似,只不过是发生在中国本土而已。结果,中国南北的厨柜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声讨百安居超市压榨厨柜企业的生存空间,要求改善合作基础。
针对加工贸易企业所处的现状,专家建议,中国企业应该有自己的立场,而不是一味迎合国外巨头压价的要求。这实际上要求中国企业要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商业合作模式。东兴新能源公司与利达公司建立起了双方的商业合作模式,形成完整的玩具产品链。但是,由于东兴新能源公司没有遵守商业规则,破坏了业已形成的产业链,最终导致巨大的损失。
难道中国企业只能成为“世界工厂”吗?只能成为世界巨头的加工基地吗?难道中国企业不能成为世界创新的标杆吗?
中国企业肯定能,而且已经有企业做出了示范。深圳华为公司和联想电脑公司分别通过技术创新与收购成为了全球行业的排头兵,赢得了世界的尊敬。广州星冠化工公司针对中国家具企业面对国外的技术壁垒,于8月17日启动了中国家居产业绿色之翼项目,希望通过该公司研发的纳米木器漆解决困扰中国家具企业成本和环保的问题,助力家具企业重塑“中国制造”的声誉。难道这些不值得中国其他企业学习吗?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