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名牌”应该宽容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贾平凸
时间:2007/9/28
|
|
|
在一个诚信普遍缺失的时代,在一个诚信度需要普遍提高的国度,任何冒尖的行为都很容易、也必然受到大众的质疑。这不仅仅是中国现象,更是中国特色。所以,本文提出的有关评价中国人的论点,在动机上明显区别于《丑陋的中国人》:我不表扬中国人,但也决不骂中国人丑陋。本文本着自己也是炎黄子孙、必须也只能有龙的传人应有的特点为基本出发点,本着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的客观评价精神,来谈谈一些对“中国名牌”的看法。
中国人爱说一句话:“入乡随俗”。我们平时也是这么做的。
如果说这句千百年来都被人们奉为经典的话,在今天还没有被证明已经全部、或者大部分都过时了的话,那么我们有以下这样的认识应该是十分客观合理的:在中国这样的环境,评中国的名牌产品,就得按中国的规矩。
我们来看看其客观合理性表现在哪里——
第一,中国名牌的诞生过程就告诉我们,它的操作性很强。我不是十分清楚世界名牌的产生过程,但我敢对天发誓说,世界名牌(或成熟国家的名牌)决不是像中国名牌这样诞生的。既然如此,我们何必苛责于中国名牌?中国特色式操作的东西,有些方面本来就是为了“幽默”(我们不能说是幼稚或者不科学,也不能说是搞笑,更不敢说是闹剧),某些领域取消原有名牌称号就是明证。我想,这时,我们没有必要太严肃地对待这件事吧。谁爱玩玩呗,玩得起就玩呗。
第二,无论怎样的产品被评上中国名牌,我都认为它是名副其实、名至实归,没有任何值得质疑的必要。两个理由足以证明:1.它是在竞争中被评上的,它是按游戏规则操作的胜利者,它理应带上大红花;2.即使还有比它优秀、更应该是名牌的产品,也应该评它是中国名牌,因为它表现出来了。这是存在于各行各业的真理,例如,我们相信,还有比陈佩斯、赵本山、潘长江更有才更优秀的喜剧人才,但我们心中的笑星只有他们,因为他们表现出来了;比刘德华更帅更会演戏更会唱歌的人也一定大有人在,但我们心中的天王无人能替代,因为刘德华先表现了。
第三,中国的评奖大家都明白,活动本身往往都有一定的色彩,参加的企业往往又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只要面子上说得过去,什么都可为。各取所需,互惠互利,只要消费者不是很在意(在意也没有办法),结局就是皆大欢喜。它和国外的评奖是完全的两回事,所以,我们切忌进行比较。我们的评奖,被评上的人知道是怎么回事,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没有被评上的完全没有必要去评说那颗葡萄的味道。其实,尽管我们知道很多评奖最终的较量已经超出了企业经营的本质,变成了另外一回事,但我们只能遵守规则。
我们都十分清楚当前国民的诚信状况,我们必须明白我们评的中国名牌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我们应该宽容以对。不过,对评选过程科学的期待、评选结果成熟的期待我们可以保留,我们相信每年都会有进步,未来一定会大有改进,但今天我们不能苛求。
宽容一些,让我们入乡随俗吧!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