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者选择高位套现 |
来源:国际航空报
时间:2007/12/24
|
|
|
“首席店小二”是张大中先前自封的调侃式头衔,然而,2007年12月16日,国美宣布正式“托管”大中,张大中将拿到38亿元现金,“首席店小二”淡出家电连锁界。 在目不暇接的资本游戏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最大的赢家是国美、是黄光裕。不错,在家电连锁实业界,一连串的并购之后,黄光裕是强者愈强;资本市场上,无论是当初的国美在港借壳,还是如今与美国投行成立私募基金,手法都比较漂亮,黄光裕也由此以93亿元登上“2007胡润套现富豪榜”的榜首。但是,由于资源整合的难度不容忽视,中关村(爱股,行情,资讯)(000931.SZ)迷局仍一片混沌,加上苏宁与百思买很多时间不买国美的账,黄光裕的压力并不小。
而最尴尬的莫过于如今身为国美CEO的陈晓了。去年4月,陈晓与张大中达到协议,双方将通过股权置换方式在一年内完成合并,没想到最终实现的却是“美乐联姻”。有人说将永乐推向国美的背后,是国际投行的“资本阳谋”,而也有人则质疑陈晓充当投行“代理人”的身份。不过,就算陈晓归顺国美得到的利益承诺比我们想象的要丰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他现在的确处在一个不尴不尬的位置,特别是他不久前再次和张大中面对面谈判时!
剩下来就是“最惬意”的张大中了。干净利落,他选择了淡出家电连锁业,拿着当初永乐付的1.5亿元的“承诺金”,加上国美将多次支持累计36.5亿元的现金,携38亿元的张大中的去向日前就像娱乐圈的花边新闻一样被广为猜测。
张大中的套现让我想起来两个人,一个是原顺弛的孙宏斌,一个是原家世界的掌门人杜厦。
孙宏斌曾是地产界的风云人物,公开与王石叫板;杜厦曾被称为“建材教父”,风云一时。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一开始开拓业务均选择了集约式发展,孙宏斌的顺弛王国起初完全扎根于天津,杜厦的家世界也将几乎所有资源放在了同一个城市──天津。然而两人后来都因为扩大欲急速膨胀而双双“功败垂成”。不同的是原因各异。孙宏斌的扩张失策是由于对地产业的盲目信心,而杜厦则是因为2004年急欲上市。
孙杜二人最后尽管被自己的基业所抛弃,不过他们都选择了套现离场,这种折衷的方式后来被业界认为最明智的抉择。孙宏斌当时售出顺弛中国55%股权(如今孙只持有顺弛5.3%的股份),套现12.8亿元,而杜厦将家世界家居卖给家得宝,套现40亿元。
回头再来看张大中,他同时具有孙宏斌和杜厦的优点,一来,大中电器门店主要集中在华北,特别是北京本地,并没有盲目扩张。二来,张大中并没有急于上市,就算大中电器去年与永乐的合作无疾而终,张也没有为大中的借壳流产而失望。
最为关键的是,在套现时,张大中也比孙杜二人更会“讨价还价”,一方面是由于大中并没有遭遇危机,另一方面,张大中看清了家电连锁业未来的发展态势,所以他索性做一株“伟大的墙头草”,同时与国美与苏宁接触,为卖个好价钱。
最终张大中如愿以偿。
中国经济转轨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市场资源向“国字头”企业聚拢,外资巨头同时张开血盆大口,没有任何一个年代比现在更适合用“弱肉强食”来形容了。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先前的诸如“敢于向龙头挑战”或许不再叫作“创举”而可能被视为“鲁莽”。相反,能够在高位套现离场,越来越成了精明者的首选。
|
|
|
|
[相关资讯] |
 |
|
|
|
|
|
|
|
|
|
|
|
|
·建材商务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