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求健康长寿之心,企业有求兴旺长青之愿。
人人都盼望健康长寿,但长寿者寥寥;企业都希望百年不衰,但常常只领风骚三五年。
按理,关于人生健康长寿的秘诀古人颇有心得,留传下来的“长寿经”数不胜数,人类应该不会为健康长寿问题困扰,但人们还是普遍难以实现“百年之约”;同理,关于企业营销管理的宝典西方人深得体会,翻译过来的“大师作品”汗牛充栋,企业“按图索骥”就应该得以顺利发展,但企业仍然动不动就“黯然出局”。
是命该如此,还是人力使然?
仙山灵寺,常见信徒叩头烧香,顶礼膜拜,祈求添福增寿和谐安康;学府书院,每有企业老总虔诚求学,诵悟管理真经,渴求先进营运之道以保基业长存。若说是命,求有何用?若说靠己,何可依凭?
寿命,由什么决定?
人的寿命,应该是医学家、生命学家甚至是玄学家等探究的事,我们不妨搁置一旁,专门来看看企业的寿命由哪些因素决定。
有好事者研究中国企业(主要指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品种高贵,生死并不由市场决定,所以一般没有资格探究)的寿命,结果发现多数企业命浅运薄。关于这些企业生存年限的结论颇多,但认可平均寿命三五年者居多。可怜众多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英雄,美好目标还没来得及想清楚就如昙花一现。市场对他们的态度和歌里唱的如出一辙:“你抛弃了我,还一笑而过。”
俗话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企业应该也是如此吧。
那么,“幸福”的企业有哪些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企业又各有什么不幸呢?
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子提出了“仁者寿”的观点,认为“大德必得其寿”。现代企业研究专家在探讨企业寿命时发现,企业的寿命也与企业家(或CEO)的“德”有关。只不过,此德非彼德,此德有更多进化后的内涵。
对于仁者之德,前人多有总结和参悟,我们不必拾人牙慧;对于企业家的“德”,基本之处与仁者类同,我们也不必赘述,主要看看其进化之处有何与众不同。
其实,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越是真理越明了,越是高级越简洁”,越深刻的东西越直白和简明。成功企业家的“德”,其与众不同之处只有非常简明的一点,那就是,强烈的使命感。
现实中,所有成功而长寿的企业都具有这么一个特点,对维护和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的责任意识(多称社会责任意识)远远超出同行。企业的价值意识永远定格在“做成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上,而不是为了赚钱,赚钱只是附属产物。
由于是为了“做成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种使命侵入骨髓,铭刻在记忆深处,企业家只把消费者的认定作为成功的唯一评价标准。
由于把消费者的满足作为使命,企业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以顺应或者健康引导消费市场为中心而开展的,企业的营销自然科学而适时,效果良好。
中国人的感恩哲学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怀负为消费市场创造实用价值之使命的企业自然会获得超值的回报,长寿成为必然。
当然,谁也不会幼稚地认为,企业长寿就是如此简单。事实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从生命激情的角度讲,使命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没有使命感的企业,就如同缺乏灵魂的人一样,只是行尸走肉,不会长寿,长寿也没有价值和必要。
并非迷信,有使命感的人或企业都有一种受命于天的意识,这种意识往往是支撑其克服一切困难的坚强信念,其决胜市场的水平与结果通常来自于这种信念。 寿命多半和受命有关,受命多半决定寿命(吴艳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