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品牌战略不是为了怂恿、引诱人们做出不理性的购买决定,而在于传达一个企业、服务和产品带给客户的好处和价值。
请避开营销的灰色地带!
今天,这话只能对大企业或者有做大愿景的企业说,因为一般的企业自以为或者本身就生存在灰色空间,它只能用灰色的视线去看待视界内的东西。
对大企业或者有做大愿景的企业来说,尽管营销是其烂熟在胸的概念、娴熟在手的技巧,关于营销的内涵没有多大强调或剖解的价值,然而,从很多企业营销实践的结果来看,成绩往往并不如愿。
营销未能达到目的,人们大多会埋怨环节上的执行不力或者消费张力乏劲,却不知,有很多营销没有效果是因为其营销战略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误区,踏进了“灰色地带”。
所谓营销的“灰色地带”主要有两种类型——
其一、把初级方式作为高级方式使用。企业在发展,市场在成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营销方式。有些企业在发展初级阶段或市场成长阶段采用初级营销技巧获得了成功,就以为找到了营销法宝或是什么灵丹妙药,一直坚持使用,却不知危害即至。比如价格战(指正规价格战)的方式,很多企业一直乐此不疲,并以为是在为消费者好,但忘了研究价格的含义:价格实质上是产品质量和利益含量的参考坐标。价格既能培养顾客对产品的信任,同样也能降低信任;价格可以提高人们对产品的期望,也能降低这种期望。处理不好,先伤自己,所以,人们常说价格战是“双刃剑”。
其二、急功近利地把引导误为怂恿。看了今天大部分企业的营销广告,总让人感觉许多企业的营销诉求有问题,在引导市场方面其要点不是引诱顾客作出冲动决定,就是怂恿顾客按企业的意图进行选择。这种营销思维是扭曲的,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好的品牌战略不是为了怂恿人们做出不理性的购买决定,而在于传达一个企业、服务或产品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和价值,而这样的好处和价值是与客户的当前需求或潜在需求紧密吻合的,并且与社会公众认可的主流价值观一致。
营销的“灰色地带”或许还有其它类型,但有了对以上两种灰色类型的规避办法以后,其他类型的规避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关键是时刻都要记牢营销目的的本质,即,从顾客角度解决品牌提升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