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价值回归本真——天天家园传媒体系理念解读(初级) |
来源:建材商界
作者:-
|
|
|
人和动物的区别很多,最根本处却是在行为的把控性上。动物靠本能驱动,人却凭理念指导。 天天家园传媒体系的运行一直遵循着两个理念:经营理念:利他而生,利众而久;服务理念:用布施心做事,为有缘人服务。传媒体系下属企业和相关企业将永远秉持这两个理念做人做事,为建材行业创造价值。 这两个理念,一个是战略理念,一个是战术理念;一个确定方向,一个确定路径,沿着正确的方向、选择最佳的路径行进。 这两个理念的基本意思是: 经营理念:我们是为了帮助他人、利于他人、为他人创造价值而存在,只有用利他心做事,才能坦荡而积极地生存;只有做对大众有价值的事情,才能长久生存。 服务理念:我们用不带功利心的做事心理,为那些有品位、有追求、人生观和价值观阳光积极的人服务。对于那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灰暗、一心只想着占便宜“捞钱”的人,我们可以引导,帮助他们走出“灰暗空间”,求得我们心安,但并不提倡积极为其服务。 何谓利他心、布施心? 所谓“利他心”,提倡的是,凡事首先要考虑别人的利益,看对别人有没有价值,能不能让价值最大化; 所谓“布施心”,提倡的是,凡事不求回报,不带功利心。友情提示:不求回报,并不等于没有回报。 坦率地讲,我们的理念并非原创,而是借鉴与集成——借鉴的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理念(当然,他也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集成的是“佛学”和古今中外那些圣哲、特别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心学”智慧。 模仿与借鉴向来是最简捷、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模仿能够做到不光是类其形,且能肖其神,甚至更有深度、突破,那么,这就不是简单的模仿了,而是改革、创新。我们的理念就是改革、创新。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们的理念显得高尚、伟大。 我们要说,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我们从来不追求高尚、伟大,我们只求觉悟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 古往今来,世间无数先贤圣哲用自己的行为向我们诠释了“高尚”、“伟大”这两个词的真正含义。这些先贤圣哲们心系他人,大公无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我们对这些圣哲的品格无比崇敬,对他们“高尚”、“伟大”的言行万分景仰。但是,他们却从来不认为自己高尚、伟大。不光如此,与此相反的是,他们一直都认为自己只是普通的平凡人,沧海一粟,人间凡尘。在他们看来,他们所思考、所做的一切都是必须的、自然的,他们只追求合乎“道”(规律)而已。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看来,高尚、伟大只是人们对他们的评价,是他人、后人在他们的名字上所贴的标签;真正高尚、伟大的人绝不认为自己高尚、伟大,更不标榜自己高尚、伟大。那些标榜自己高尚、伟大的人,可以百分之百断定,实为虚伪之徒。 天天家园传媒体系的理念指导并要求所有员工用“利他心”、“布施心”做事,“做事首先替别人着想,而且不图回报”,这种思想放在今天这样“利欲熏心、世风日下”的商品经济环境中看,似乎是天方夜谭;而坚持这样的看似“高尚”的理念,在当前绝大多数人眼里,不是傻瓜的行为,就是虚伪的妄语。 那么,天天家园传媒体系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理念?会不会是“说的是一套,而做的是另外一套”? 我们暂时不作自我评价,而是把目光转向那些我们认为高尚、伟大的圣哲们身上,聚焦到他们的言行上进行探讨,看看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 他们傻吗? 应该绝不会有人这么认为,否则就是对人类人性与智慧的侮辱。因为,如果圣哲们傻,敬仰他们、效仿他们千百年的祖先和今天的我们岂不是更傻? 他们虚伪吗? 我们觉得也不可能,因为他们确实是一生表里如一、始终如一地践行着自己的思想。而且,虚伪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几千几百年的历史会把一切虚伪蒸发。 那么,究竟是何故让他们如此坚定、坚韧地这么做?乐此不疲地这么做?无论遇到什么打击也决不放弃? 其实,“捅破窗户纸”后,我们发现,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觉悟”规律之后而生的“智慧”行为。 现在,我们尝试用简单的逻辑分析来还原这些圣哲们的“觉悟”、“智慧”(也许以我们的胸怀、格局揣度圣贤,不过是管窥蠡测,我们的分析不过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把圣贤放在对我们学习最有利的高度观察,此刻的分析可能是最有用的方法了): 首先可以断定,他们和我们一样,追求快乐人生,幸福人生。 但什么是快乐、幸福呢? 这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考量的正是“觉”与“迷”的区别。 这里出现了第一个关键的觉悟点,也是我们很多人很容易误读人生的地方。我们很多人认为提高了物质生活品质,过上了理想舒适的生活就会快乐(快乐的状态是幸福)。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人提高了生活品质后,快乐指数不仅没有升高,反而在降低。普遍的现象是,社会在发展、全社会整体财富在增加、人类物质文明巨大提升,但人们不仅并不觉得更快乐,反而普遍感到压力更大,心理更沉重、焦虑。 无数的现实告诉我们,我们通常所理解、采用的获得快乐的途径是错误的(很多人实际上已经认识到这点,但苦于没有找到出口,所以还在苦苦彷徨)。我们是把欲望满足后的一时兴奋、刺激当成了快乐,所以,对快乐的追求只停留在对欲望的满足上。而欲望的满足只有可能给人们带来短暂的兴奋,但其本质并非快乐,因为欲望的满足本身有限度(注意,人们并不是欲壑难填;那些贪得无厌者也不是欲望的度无限,而是因为其内在驱动已经丧失,为外在驱动所左右,所以身不由己),过度后就会“淡然无味”、生受其累,乃至“乐极生悲”。这在经济学上叫做“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的结果是,效用(这里是兴奋)逐渐成为零,成为负数,那时就变成悲剧了。比如,肚子饿时吃到好吃的东西,很兴奋,很爽,但是,如果一直吃下去呢?结果依次是没有感觉、开始痛苦、撑爆肚皮。 真正的快乐还是佛门总结得好,分别是“禅喜”和“法喜”两种喜悦。所谓“禅喜”,就是悟道明理后的喜悦;所谓“法喜”,就是真正帮助他人后的喜悦。 那么,对于快乐和幸福这个问题,那些先贤圣哲们又怎么看呢? 他们觉悟到(觉悟到就会产生“禅喜”),真正持久、深厚的快乐来自于帮助他人,真正圆满、和谐的幸福来自于帮助他人的成功(这时会产生“法喜”)。简而言之就是,诚心助人就会快乐,助人成功长期处在快乐状态就会幸福。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快乐和幸福我们每个人都曾体验过,只是我们并没有刻意去体会那种感觉,没有从中提炼出指导我们思考、言行的准则。我们和完全应该早就觉悟的真理失之交臂。 而圣哲们觉悟后,立即开始行动,用行为去“证得”。从此,他们的行为上就显现出带有高尚、伟大色彩的智慧来——那就是凡事利他,并且不求回报。 觉悟规律之后、遵循规律的行为,就是最佳的、智慧的行为。“顺天者昌”、“得道者多助”都是这种智慧行为的结果。 第二个关键的觉悟点是,不求回报助人为乐的行为,绝不会吃亏。这正是我们很多人担心的地方。 很多人一心利己,任何时候都精于算计,生怕吃一丁点亏,别人占不得他半点便宜,但无数这样的精明人常常只是挣扎在社会财富的平均线上下。人们不知道,一心利己反而会使收获更低,生活更拮据,而拮据的他们更不敢、也无力助人。 我千方百计为自己着想都没多大的收获,一心为别人还会使自己有收获吗?不可能。他们可能要这样想。 和觉悟了的圣哲们相比,这就是愚昧之“迷”与智慧之“觉”对同一件事的理解,有着霄壤之别。 圣哲们认为,质为本,财为虚,财富只是你所创造的价值的符号,是附属产物。你创造了价值,各种回报作为附属产物必然同时产生。不过,厚德载物,你创造的财富还要有承载的“德”才能保有,否则肯定会丢失,竹篮打水一场空。“德”是你的所有行为规则的总和,美德、大德、厚德只有靠遵循规律获得。 说得再白一点就是,在圣哲们看来,价值是根本,钱财只不过是价值的衡量标尺而已,离开价值,衡量标尺是个虚值,无实际意义。你所创造的价值大,钱财数目自然多;所创造的价值低,钱财数目自然少。好比学知识的考试一样,学得扎实,分数自然高;学得肤浅,分数自然低。 所以,只要做出了贡献,即使不求回报,也必然有额度对等的财富相伴而至,就像影子和人的关系一样,人在阳光下,影子必然紧紧相伴,赶也赶不走。通俗地说就是,只要你为别人做了有实际价值的事,必定会有对应的回报(别人的尊重、口碑、机遇、财富等等)出现,不管你期不期待。就好比一个学得扎实的人参加考试,即使你不在乎分数,甚至不要分数,但分数也一定会很高。 带功利心做事的人,不免时时都想到如何使自己的回报最大,不知不觉就会投机取巧、偷奸耍滑(出发点可能是为了节省)、急功近利,这样创造的价值自然很难高起来,所以,价值的衡量指标——钱财自然就少,回报也就很低。 而用“利他心”“布施心”做事的人,时刻想着他人的利益,自然会踏实认真、兢兢业业、襟怀坦荡地做事,这样就会处在很轻松光明的状态,创造的价值自然很高,其回报也就很高,价值的衡量指标——钱财自然就“水涨船高”。 所以,不求回报并不等于没有回报。不求回报不仅不会吃亏,还因为它创造了更高的价值而获得更大的回报。 厚德载物又是什么意思呢? 你虽然为他人创造了巨大价值,由此获得了巨大财富,但你要有能够承载的品格才能够保有。否则也还是会失去,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可能带来灾难(包括灭顶之灾,这样的例子太多,枚不胜举)。就好比我们自己做了一顿丰富的美餐,在享用时如果肚子没有大容量,就要适可而止,否则吃了不消化很难受,死撑硬胀会损害身体甚至要命。所以我们要不断修德(德,不是指狭义的道德品质,而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准则)。 圣哲们认为,“不求回报”(用利他心和布施心做事)其实是最好的修德,往往能够创造并承载的财富更多。原因在于,首先,这样获得的财富是阳光安全的,吉祥的;其次,由于每个人本身使用度极其有限,不求回报的人往往更愿意将自己所得用在新的更大价值的创造上,对财富的得失已然不予挂怀,因此不会对自己形成财富过载的压力。 第三个关键的觉悟点是,用真正的不求回报的利他心做事,会使人随时处在一种“高峰体验”中(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概念,是快乐的峰际体验。处在这种状态的人,灵感喷发,能最佳地、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他感到自己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加聪明、更加敏锐、更加机智、更加强健、更加有风度。他处于自身的最佳状态,一种如矢在弦、跃跃欲试的状态,一种最高的竞技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禅喜”),这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所创造的价值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幅提高。 以上是我们对古今中外一些行为高尚、伟大的圣哲人士的行为解读,也算是我们的一种觉悟,作为对我们的理念的解读。 我们不追求高尚、伟大,我们只追求觉醒,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能够更好地展现我们追求、实现我们的价值。 也许,这样的行为确实洋溢着一些高尚的气息,但高尚依然不会被我们视为标签。我们的理念永远只是我们追求快乐的一种理解,是我们对快乐的一种体验。 希望与能够受到我们理念启迪的所有有缘人共勉。我们可以负责任、并满怀信心地告诉您,如果您也持相近相类的理念,您的人生和企业将会泛出全新的光彩。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