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
1、 通过创造价值以获得财富(利他因果);
2、 通过循道修德以承载财富(厚德载物);
3、 通过有效取舍以运用财富(创守有节)。
1、通过创造价值以获得财富(利他因果)
人间一切身外福报(财富、名誉、地位等),都是价值的附属产物。即,只要为他人创造了正面价值,这些附属产物自然会像影子一样相伴而至;也只有为他人创造了价值,这些附属产物才会先后到来。
身处社会大环境,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要想获得财富,就必须通过阳光途径为社会创造正面价值;而要获得更多财富,就要创造更多价值。
我们永远坚守“财富的获得和价值的创造呈现正相关”的信条。
我们对非价值创造而获得的财富(如炒股、中彩票、高利贷、赌博、诈骗、投机等)没有兴趣,“敬而远之”。当然,这并不表明我们具有多么伟大的品格或者高尚的情操,而仅仅是因为我们认为:
1、在现实中,“无中生有”的财富严重背离价值规律,因此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些获取财富的途径属于掠夺似,并不能成为常态,而且其财富的获得也只是转移并不是创造,其结果撇开财富转移过程中的耗损不谈,最多也只是“零和游戏”,所以不能持久;有些获取财富的途径如同空中取物,要长期获取本身就很难甚至完全不可能。所以,在我们身边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炒股致富、赌博致富、诈骗致富的人……
2、历史表明,那些“无中生有”的财富,即便碰上运气获得,也无法持久保有,极易、或必然失去。从一个时间段(实际上是“因果报应周期”)来看,即使获得了这样的财富,也必然会失去,像古人所说的那样,“财货悖入者,必悖出”,并会罹受灾难(利息)。至于彩票中大奖的,国内外媒体都有报道,美国社会学家专门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最好的结局是“20年后打回原形”,绝大部分很早夭折。
3、最可怕的是,当一个人对财富的获取起了“无中生有”的念头后,他的灵魂就交给了金钱这个“魔鬼”(属于外在驱动),内在驱动丧失,从此身不由己,一切为金钱这个“魔鬼”是从,对于正道的财富获取途径就会失去兴趣。此人的价值观从此严重扭曲,逐渐成为社会废人,不会为社会创造任何正面价值。现实中曾经炒股获益的人、诈骗的人、好赌的人、中彩票大奖的人等都对做实业是没有兴趣的。这样的话,他也就丧失了人生的乐趣。
2、通过循道修德以承载财富(厚德载物)
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很少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我拥有多少财富合适?
对于财富,人们总是认为多多益善。通过黑色、灰色渠道敛财的欲壑难填者自不必说,即使是那些走正道的人,一般也是不嫌其多,只恨其少。
很少有例外。即便有些人标榜自己已经“看破放下”,也不是其主动觉醒,而是受挫后的心灰意冷。
所以,人们自然不会考虑另一个并行问题:我拿什么来承载我的财富?超出我的承载极限后,会有什么后果?
吃饭,有肚量的限制,多了就难受甚至胀死;喝酒,有酒量的限制,多了就醉酒难受,甚至醉死;睡觉,有床和房间大小的要求,大了,就和乞丐在露天睡觉没有分别……与人相关的所有的一切,都有一个量的限制。尽管对于有些量,不同的人有所区别,有些量,人类是一致的,但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无限的。
以上举例的这些量,属于切身之物的范畴,人们都还有限度的概念,但唯独“财富”、“地位”、“名誉”等身外之物的“量”,人们似乎根本就不考虑它们有没有量。所以,“生命不息,追逐不止。”
殊不知,它们是有量的。
它们的量,就是以“德”的大小来衡量的。
人们常说“厚德载物”,这个所谓的“物”,其主要内容就是指人生的财富、地位、健康、名誉等福报。这些福报是要靠自己的“德”来承载的。你的“德”有多大,你就能对应承载多少财富、地位、名誉等福报。如果你的“德”小、甚至是缺“德”、失“德”,那么你所能承载的财富等福报就极少,甚至为零。你所拥有的超出承载量的福报就会自然溢出、失去,你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超出量过大,就会把你“压碎”,你会遭受重大灾难,甚至丢命。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无数事实已经证明的。说不定你已经被验证过了。
也就是说,没有相匹配的“德”来承载,即便你想尽千方百计一时拥有了财富、地位、名誉等,那也不是什么幸事,你最终绝对会失去。不仅如此,你还要偿还你曾无端占有、享受福报的那段时间的“高利贷”。
古今中外,无数高官巨富(包括和珅、胡雪岩)的结局无不验证了这点,近几十年来我们看到无数的大小老板破产和大小官员入狱皆是同理。
所以,我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修德。德要大于自己所获得的财富。
那么,“德”又是什么?
“德”是一个人的行为规则在其行为中的反映,如果这个行为规则和规律吻合,就叫有“德”。可以说,一个人的德,是其各种行为规则的总和,就是其世界观的反映。
如果我们的世界观健康阳光,凡事遵循事物运行的本来规律,我们的“德”就好,就大,就厚。这样,我们能够承载的福报就多。反之,很难获得福报,即便获得也无法承载。
所以说,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利他”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另一方面要通过修德来承载创造价值后的各种回报。阳光合理的“利他”实际上也是一种最扎实的修德,只是我们对利他的本质要理解透彻。
3、通过有效取舍以运用财富(创守有节)
一个人可以挑一千斤担子,那么,他挑多少合适?
这要根据用量定。
我们通过为他人创造价值获取财富,同时注意修德,能够承载巨额财富。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一定要拥有巨额财富呢?
这是一个人各有志、见仁见智的话题,我们不去评价他人的是非,只谈我们天天家园传媒体系的看法:如果我的能力是挑一千斤担子,但我不会轻易挑一千斤,因为,其一、很吃力很累;其二、不安全很危险;其三、在常规下没有必要。
比如,我到荷花池去购物,计划买一件价值七八百元的衣服,我如果带一两千或者三五千块钱,我会很轻松地前往。但假如我带一两千万的现金去,这就成问题了,首先,交通工具的选择和安全的防护令人头痛;然后,一两千万钞票的重量也难以承受;关键是,我拿到荷花池以后,又没用,还是得辛苦地拿回来……
人生对福报的纳受与此何其相似——无论我们能够获得多少财富,实际上一生所用的都只有那么多,吃不过数碗,睡不过几尺之榻,表面豪奢糜烂实际上身体能接收的并不比别人多,真的多出来的也是病,是烦恼。留给子孙后代的结果多半是害了他们,使你的这一支人脉灭绝得更早。
明白这点后,我们一方面追求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另一方面加强德的修为,并在财富的取得上坚持三个原则:1、合理适度;2、心安理得;3、财法布施。部分财富通过“财布施”、“法布施”的途径舍掉。
在创造价值的收费上,我们都是通过精心核算来确定标准,多以价值的核心轴线来确定价格;在服务中,我们力图提供超出标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