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策划、概念炒作、明星代言、专家培训……为了竞争取胜,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于是,各类技巧开始大行其道;于是,与浮躁相伴的虚华层出不穷——
我们热衷油嘴滑舌,去哄骗喜爱花言巧语的男女;我们抛出蝇头小利,去引诱贪图便宜的大众;我们用尽策划伎俩,去忽悠无数生性贪痴、喜随“羊群”奔跑的人们……
存在,未必合理,却必有产生原由和生存空间,所以,对于爱用技巧的人,我们不必苛责。管他是克莱登大学(不知者请读一读钱钟书的《围城》)毕业,还是西太平洋大学(不明者请上网搜搜《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毕业;管他是自己撰写的论文,还是抄袭的论文;管他是真的爱情,还是圈内潜规则……没有空间,他还能存在吗?
怪他,不如怪你——如果你不看重学历、尤其是洋大学的学历,他还费劲搞什么文凭造假、经历编造?如果你不一方面推崇物欲享受、另一方面又刻意强调学术成就,他干么要抄袭论文、学术造假?如果你不诱导女人贪慕荣华、让女人都想成为明星,她会贱到逢“导”(导演、导师、导盲犬)就投怀送抱?
种种社会现象的背后自有因果,分析必出是非。不过,本文无意对这些红尘中的是非功过进行评点,只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当这些浮华褪尽之后,怎么办?因为浮华正在开始消退。
怎么办?
如果当真等着这个问题降临时,再来回答已经是马后炮了,结果必定是“站看江水东流,无能为力;卧遭阎王索命,回天乏术”。
所以我们不能等真的浮华褪尽时,幻想“柳暗花明”,而应该提前推断,看看用策划、耍技巧的结果究竟是什么,以便提前加以改变,“防患于未然”。
前面说,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爱用技巧——在精密策划下,通过包装、代言、炒作、深造概念等方式掩盖原来的自我,外示“高大全”形象,诱使人们飞蛾赴火;通过巧舌如簧或者利用对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形,把低劣价值强加于对方;通过虚假诱惑或陷阱设置,把顾客一步步引进圈套……很多销售培训或成功学培训所传授的内容几乎都是提倡用“勤奋或智慧”把东西强加于人的技巧,而不管对方是否需要。
那么,在人际交道中,这样使用技巧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呢?
首先,会使人本末倒置。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往来,首先肯定是价值的需要(有精神价值也有物质价值),适度的包装是个系数,可以提高价值量,但如果忽略了基础价值,包装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能独立存在的(如果独立存在那是诈骗);如果基础价值低于“1”,包装则会使总量变低。当人们热衷于策划包装时,往往会忽略对基础价值的进一步打造,结果因本末倒置而致竞争力丧失。
其次,会使人走火入魔。功夫界的走火入魔往往是在学什么邪门功夫时,开始十分奏效,功夫日高,结果诱使人一步步进入魔境难以回头,进而丧失自我。现代许多人之所以热衷于策划玩技巧,都是因为开始玩技巧时收到的效果很明显,成绩突出,这强化了其玩技巧的信心和决心,把更大的精力和财力投在玩技巧上,结果,在基础价值打造、企业管理与团队建设上出现问题,最后难以为继突然死亡。
再次,会使竞争更为激烈。当大家都挤在玩技巧的一条狭路上奔跑,并还有更多人涌来的时候,竞争的激烈、加剧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玩技巧的后果十分严重,不管是谁,纯粹重视玩技巧者最终都将付出惨重代
价,或夭折,或走很长弯路,因果之报,无一能免。
单纯玩技巧有这么严重的后果,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任何办法的效用都是相对的,这里我们提出一个在当下颇为实用的办法供以参考:在举世都在讲技巧玩概念的今天,如果谁能另辟蹊径,踏踏实实地打造好基础价值,运用科学的营销手段树立品牌形象,很快会在众多玩技巧和概念的企业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这样的话,当浮华褪尽,玩技巧的企业无路可走时(他们已经不可能回头),这些企业会一路遥遥领先。
当浮华褪尽,愿你不是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