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的“三个老汉想当皇帝”的笑话,为什么到现在它还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它对现实太有讽刺意义了。要了解实际的意义,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个笑话。
话说有三个老汉一天碰到一起了,于是就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皇帝身上。
第一个是个拾粪的老汉说:“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下令这条街东面的粪全部归我,谁去拾就有公差来抓”。
第二个是个砍柴的老汉瞪了第一个老汉一眼说:“你就知道拾粪,皇帝拾粪干啥?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打一把金斧头,天天用金斧头去砍柴”。
第三个是个讨饭的老汉听完后哈哈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他说:“你们两个真有意思,都当了皇帝了,还用得着干活吗?要是我当了皇帝,我就天天坐在火炉边吃烤红薯”。
这些老汉们就是想坏了脑子,也不知道皇帝是如何生活的。
这个故事对我们从事管理和学习管理的人倒真能引起深思,我们身边不是经常有这样一些老汉吗?由于管理像雾霭的朦胧一样,因而管理的海洋既浩瀚又神秘,但同时管理又像空气,经常不经意的出现在每个人的身边,结果如同这三个老汉一样对管理并不真的知道却敢遐想的人还真不少。
这种遐想如果是聊天还可以,可怕的是有些遐想管理的人却有机会发挥他的遐想;结果用对管理的这些遐想来代替实际的管理,从而引发了管理的危机。
首先管理是什么,管理第一是人文科学,因为之所以叫管理,其主体对象应该是对“人”的行为才称之为管理。“人”是社会时代的体现,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意识和价值观,所以对“人”的管理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其次管理是按目标设计并实施的行为,因而管理又与目标形成对应关系。
第三是行为又与实施的环境紧密相连的,因而管理还与实现目标时的环境呈依赖关系。
这样看来,管理应该是一个立体三维体系,更为重要的从管理的理论构成可知:管理是一个创造性的行为,因为它要有与时俱进的艺术行为,所以管理成果永远是一个过去式,管理的成果始终来源于创新。
然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却有一些仅学习了一些管理知识的人就敢用书本知识去指导别人的管理,把一个四维关系的管理理解成为是一个平面的二维关系(行为与结果对应)来进行管理应用,结果这种管理的曲解只能引发形式主义而无半点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人因各种原因造就了他的成功,于是为制造光芒而大势自造管理理论,同样他们也把自己成功的环境因素和成功时“人”的行为因素全部抛弃,断章取义的选取一些理想行为而以管理新理论进行销售推广应用,可惜了那些梦想成功的人,用这套永远也不可能成功的理论还在那里自欺欺人。
此外,由于我国是一个经济动荡很大的国家,因而,一些没有任何管理底蕴的人也会因种种原因而走上了管理的顶端(企业老板)。这些连书本上的平面管理知识也没有的人,由于不能屈从下属的知识,结果同样也是用自己对管理的想当然来指挥实际的管理。
有人说“中国的管理不需要职业经理人”,因为一大批具有对管理不求甚解的人在管理位置上;有人说“中国的管理太落后”,可又有谁知道中国管理落后的真正根源呢。
闲聊时想象不出的遐想是笑话,可管理上用想当然来代替管理只能使生产力倒退,因为管理也是生产力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用想当然代替知识,更不能用想当然来制造管理科学。
管理既是科学,还是艺术,管理靠想当然是不行的。成功的管理不能复制,管理的成功永远来自于创新,而创新是需要知识和艺术的结合。
清醒吧!不要再亵渎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