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链接:
关于内在驱动
一、德西效应给出的启示
如果找到一样自己喜欢的工作,并能得到较好的报酬,应该是很多人期盼的事情,并且都会认为自己很乐意去做这件事情。
但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总结——“德西效应”却给人们泼了一瓢冷水。
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实际的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
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二、老人凭什么赶走了小孩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根本无法静心,原因是附近住着一群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
在屡劝无效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非常感谢他们给自己带来了欢乐,所以决定奖励他们。奖励规则是,谁吵闹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于是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那么,老头赶走小孩这一绝妙的方法其原理何在?
三、没有内在驱动的危害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老人的算计很简单,就是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快乐地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美分玩”,而他操纵着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当有一天满足不了孩子的愿望了,孩子们玩耍的驱动消失了,自然就有办法对付这些顽皮的孩子了。
当内在驱动被外部驱动置换后,一件事(或一个目标)达成的目的已经完全改变,原有的乐趣消失殆尽。
现实中的外部动机是很多的:金钱、名气、权势、美色、情感……这些,都是“魔鬼”。
做任何事时,不妨想一想,是什么在驱动我们?我们怎么跳出外部驱动的“魔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