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企业或者人的失败,表面上看是突发因素的问题,是资金链的问题,是市场小环境的原因,是经济大气候的原因等,但实际上主要是因为生态位出了故障。包括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出现问题的很多企业,其挫折与失败其实与这次经济危机并没有多大的关联,因为即使没有这次的危机,这些企业的日子依然难过。但人们意识不到,因为他看不到日子难过的真正的症结何在,于是,这次的经济危机成了替罪羊。
★经济危机只是一种现象,只是一个结果,是这个世界经济“生态位”被破坏的结果。有果必有因,导致经济危机的因,是人们违背经济运行规律。经济危机就像癌症一样,癌症的死亡率很高,没有人不痛恨癌症,可是,按照“冤有头债有主”的说法,我们实在是恨错了对象。想一想,死亡是癌症导致的吗?不是,癌症并不是杀手。癌症和死亡一样,都只是果,不是因。因是你的生活规律,是你的生活环境,是你的心态与心情,是你身体的生态位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在人们都在大谈危机对我们所造成的影响的同时,还有很多企业生存得非常好,根本感受不到危机的存在。是他们运气好吗?显然不是。是他们长期自觉地、有意识地注重营销和“生态位”建设的结果,是良性回报。如果我们期待未来不会被危机伤害,那么,我们就要设法使自己的生态位永远处于和谐、健康状态。
上部分
两个生物学法则的启示
经济界的“寒冬”已经来临,这几乎是绝大多数处在当前经济危机环境中的企业家的深刻体会,部分人已经有了切肤感受。
在这样的时刻,很多人谈论的几乎都是生存问题。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名句“生与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用在描述这个时候的企业家心情,显得格外现实而贴切。
谈生存问题,我们不能不提到与生存问题紧密相关的两个生物学法则,即“适者生存法则”与“生态位法则”,看看这两个生物学法则对我们走出当前困境有没有什么启迪。
说起“适者生存法则”,我们并不陌生,它是由“进化论之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他说: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只有那些最适合于周围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其他的都会被淘汰。意即“只有适者才能生存”。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达尔文经过多年苦心钻研而得出的重大研究成果。这个成果给了人们太多的启示。尽管它的本意只是讲不能适应环境竞争、无法进化的物种必会遭到无情淘汰,但几乎就在此理论一出世起,它就迅速被引用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经济领域尤其如此。商场如战场,在这波谲云诡、无休无止的厮杀当中,你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学会适应你周围的环境,并遵循环境的运行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法门。
1997年,在英国蛰伏了20多年的工党终于在大选中击败对手(即英国保守党,著名的撒切尔夫人曾统治多年),成功地组织起了新一届内阁。人们在为工党祝贺之余,不禁向新任首相布莱尔提出这样的问题:工党为什么在野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布莱尔非常干脆地给出了答案:“很简单,世界变了,而工党却没变。”一个政党是如此,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一个人更是如此。可以说,无论何时,被淘汰者几乎都是“适者生存法则”这个魔咒的作用。
我们知道,无论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每个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生存,但企业的生存不是一种单纯的状态,而是在成长中实现的,就像骑自行车一样,“骑车”这种状态是在前进过程中实现的(除了杂技演员,没有谁能保持不动而单纯地“骑”在静止的车上;即使是杂技演员,也需要身体的不断晃动调整以保持平衡)。这种成长包含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也就是做大)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也就是做强)等因素。由于企业是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之中的组织,它只有得到这个组织的支持才有持续下去的可能,所以,做大和做强只是企业成长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不应该成为企业成长的终极目标。事实上,世界上最终生存下来的企业,既不是最“大”的企业,也不是最“强”的企业,而是那些适应了社会的企业、适应了变化的企业。在关乎生存问题上,企业的“大”与“强”是相对的,适应则是绝对的。所以,要想生存,必先适应。由适者演变而来的强者才是真正的强者,这样的强者才有永恒的希望。
另一个重要法则是“生态位法则”。生态位法则也称“格乌司原理”或“价值链法则”。原指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间。
俄罗斯人格乌司在生物实验中发现,大自然中,凡存在者就有自己的“生态位”,不管这个生态位优劣否。生态位通过空间、时间和食物对象等要素进行区隔: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几乎不会在同一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间;假使它们同时存在一个区域,则必有空间分割。不同的物种,可以没有空间区隔,但有食物对象(与生物链对应)区隔或者时间区隔,即使弱者与强者共处于同一生存空间,弱者也有自己的位置,仍然能够比较容易地生存。
在自然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没有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在食物依赖上也各有不同,有吃肉的,有吃草的,吃肉吃草者都是食物链的重要环节,没有轻重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如果同是食肉者,则按分时、分类供应制进行,狮子白天显威,老虎傍晚横行,狼深夜觅食……这就是格乌司发现的自然界的“生态位”现象。人们把格乌司的这种发现称为“格乌司原理”。
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具有普适性原理,所以同样适用于人类,因为生物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人类都具有。所以,对应自然界的原理,在现实社会中,要想有个合适的生存环境,每个人就都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即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经验、行业趋势、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位置。企业也是如此。
通常,在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时,人们往往喜欢从人才、资金、产品、市场等方面来寻找原因,很少有人是从生态位的角度来寻找的。事实上,很多企业或者人的失败,表面上看是突发因素的问题,是资金链的问题,是市场小环境的原因,是经济大气候的原因……但实际上主要是因为生态位出了故障的问题。包括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出现问题的很多企业,其挫折与失败其实与这次经济危机并没有多大的关联,因为即使没有这次的危机,这些企业的日子依然难过。但人们意识不到,因为他看不到日子难过的真正症结何在,于是,这次的经济危机成了替罪羊。
有人会说,不对,我现在就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我的股票大跌、我的房子贬值、我的工厂停工、我的生意停滞、产品销量巨幅下降,等等,这不就是经济危机的祸害吗?
针对这些问题,我想说:你太高估经济危机的作用了!经济危机假如有你说得那么厉害,这个世界的一切规则都得改写。经济危机并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因为经济危机只是一种现象,只是一个结果,是这个世界经济“生态位”被破坏的结果。有果必有因,导致出现经济危机这样结果的因,是人们违背经济运行规律而受到的必然报应。如果你不幸充当了破坏经济规律的帮凶,不管有意无意,你将受到惩罚,而一旦你受到惩罚,“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的关联物都将受到牵连。这就是经济危机影响面很大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癌症的死亡率很高,没有人不痛恨癌症,可是,按照“冤有头债有主”的说法,我们实在是恨错了对象。想一想,死亡是癌症导致的吗?不是,癌症和死亡一样,都只是果,不是因。因是你的生活规律,是你的生活环境,是你的心态与心情,是你身体的生态位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或许有人对别人评价自己是“破坏经济规律的帮凶”而不服气,其实,你想想,当实体经济并没有任何影响,而股市上突然暴增几万亿或者“挥发”几万亿时,地球上凭空增减这么多的财富,你觉得正常吗?当地球并没有扩大、土地还是上天无偿赐予的那块土地,而每平米建筑成本不过一两千元的房子卖到几万甚至十几万,你认为正常吗?当一家企业不仅没有向社会提供任何新增价值,而且还发生亏损,甚至因污染而损害自然环境,因偷税漏税而损害社会公众利益,因不正当竞争而破坏经济环境公平,但仅仅因为上市了就产生若干身价数十、数百亿的富翁,你认为正常吗?如果在这些不正常事情的发生过程中你给予了支持,比如,你为追逐暴利而参与炒股,你借钱按揭都要购买并不是为居住的房子,等等,这就是助纣为虐,你不是帮凶是什么?你帮助破坏了经济运行的规律,促进了经济危机的发生,经济危机会不给你带来危害吗?
对于人类而言,“生态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所处的生态位环境,二是自己所需要的生态位环境。人类的“生态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气候、食物、土壤、资源和地形;社会环境为文化、观念、道德、政策、人脉等,涵盖了天时地利人和。生态位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影响着一个人的思维,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进而直接影响了企业,影响了人的事业。细心思考会发现,我们很多人奋斗的精力,绝大部分都几乎是用在使生态位朝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上。我们的成功,与其说是在财富上的成功、在社会地位上的成功,毋宁说是在生态位建设上的成功。
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经济环境,尤其是当前这样的危机环境,“生态位法则”对我们研究人或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或调整竞争谋略都有着巨大的作用。按照“格乌司原理”,一个物种只有一个生态位,但并不排斥其他物种的侵占,如一山不容二虎,并不是说甲山的老虎就不能到乙山,老虎饿了哪里都能去,不过,去了就会发生一场生死搏斗,这种现象在自然界叫抢夺地盘,在商界,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过程是企业生态位调整的过程,竞争的结局就是建立起新的生态位。
因此可以说,竞争能力的比较就是建立适合自己生态位能力的比较,谁能比别人更快速地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生态位,谁就在竞争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谁就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个企业,其产品在刚开始进入某个特定市场,或者实施某种差异化时,往往暂时没有竞争对手,形成原始生态位或竞争前生态位或虚拟生态位。但是,只要市场是开放的,均衡的,很快就会有其他竞争者大举进入该市场,形成生态位的部分重叠。如果市场容量极大,大家尚能暂时相安无事,但随着其他竞争者的逐步增加,先入者的市场份额会受到威胁而逐渐缩小,竞争就会日趋激烈。所以,企业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入市先后,都要像狮子与羚羊一样训练快速奔跑,否则就有被吃掉的可能。如果无视生态位的细小变化,一味按照过去的所谓成功策略行事,那么,被吃掉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被吃掉的时间会快速到来,到一定程度,那种可能就会变成必然。
一个人或者企业成败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但“生态位”出现问题是绝对的首要原因,因为对生态位的破坏就是对立锥之地的破坏,无立锥之地就无法安身,无法安身就无法立命,所以,对任何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是最基本的生命保障。
具有良好生态位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好企业并不是一年能赚几个亿或几十个亿的企业,而是长盛不衰的企业。自然界检验一个物种成功的尺度,不是看这个物种有多么强大,而是看这个物种是否能延续下去;而社会检验一个企业的成功尺度并不是看这个企业规模多大,有多会赚钱,而是看这个企业能否生存下去,能否长久生存下去。做企业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赛跑。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准不是强大,而是好好生存。当然,好好生存是指能够达到一定的生存标准,而不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存。能好好生存的企业就是最好的企业,偏离自己的生态位去做强者的企业,非垮不可。世界上的好企业都是百年不衰的企业。这些百年不衰的公司往往都是选准了自己的生态位。这些企业先做适者然后才会逐步强大,强者与适者的结合,才使得自己“生态位”的作用得以高度发挥。
所以,我们要记住,在成为适者之前,别期望自己成为强者,那不是好事;成为强者后,更要时刻不忘一定不要偏离做适者的轨道。适者永远是基础,偏离适者的轴线,一切都无法长久存在。在动物界,狮子、老虎、狼是强者,但狮子、老虎、狼的数量在巨幅下降,现在还都成了被保护动物。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人类破坏的结果,并不是狮子、老虎、狼的生命力不强,而是人类太强了,那么,我们要问,恐龙呢?恐龙该是强者吧,但为什么在还没有等到人类来破坏的时候就灭绝了呢?从相反的角度我们又要问,同样被智慧强大的人类“破坏”捕杀,而很多弱者——比如老鼠,为什么不灭绝呢?你看,虽然人类天天喊打喊灭,但老鼠还是无处不在。人们常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结果越打越多,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因为老鼠的生态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在想方设法消灭老鼠的时候,并没有破坏它的适应能力和生态位,它很容易就可以避开老鼠药和人们的棍棒而生存。
可见,适应性和生态位才是存在的根本,才是发展的摇篮。谁适应大自然创造的法则、适应环境,谁就可以生存下来,否则就只有灭亡。在死亡面前,只有适者才能躲过劫难,强者不堪一击。(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向我们的祖先老子、庄子致敬,远在达尔文、格乌司发现这些生物学法则前,也就是2000多年前,他们就提出了“迂回取径”、“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的适者生存真理。)
在中学时期我们就学过经济危机,但直到今天才有切身感受。面对这样的经济危机,大家不用惊慌,只要我们遵循基本的营销之道,我们就不会有事,因为我们都只是蚂蚁型的企业,最多是蚊子型的企业,我们只听说大象、狮子、老虎、还有人被饿死,什么时候听说蚂蚁、蚊子被饿死过?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们依然要保持高度警惕,警惕生态位的细微变化。尽管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量不大,但是,如果生态位发生变化,草原也会变为荒漠,我们依然没有立锥之地。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这就意味着生态位的构建也需要不断调整。我们要明白,我们的“灵感”和智慧只有在生态位中才能发挥最好,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生态位的各种变化,调整适应要素,使自己始终处在一个好的生态位中。
以上两个生物学法则对我们处事原则的调整和企业运行策略的制定都具有很深的启迪意义。一个企业要想长“持”久安,必须掌握两件法宝:其一,要适应社会运行规则;其二,要营建自己的生态位。只有如此,才会防患于未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