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部分的企业高管,其职业生涯,大抵不外乎从被标签为“聪明人”起步。说这话的原因是,当年我就是因为能把效率最大化而被从技术岗位提升上来的。
做个程序员,能够同时处理如下几件事:编程、编译、改错、写文档、做界面、测试,当时的秘诀是“并行处理、时间片、优先级”。实际上跟计算机CPU运行的原理是一致的。
被提拔做了管理者之后,以“破天下之至巧者以拙”为本,更要求自己比一般的人勤快一些。如曾国藩所说“百种弊端,皆由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趋功不敏。一处弛,则百处懒矣”。
渐渐发现,当时周围的很多职业经理人,都是以能长期作战,才略异众,亦且精力过人为荣。
职位上去了,发现以前的CPU原理还依然奏效,处理规划、组织、安排人员、分配资源、指导、掌控、裁决、协商谈判等事情,运用这一原理,效率和效果都不错。
被提拔做高层之后,发现光是像CPU那样高速运行还不够,还要多一个学习的维度,就是怎么领导别人。
1999年我被内定为集团内一家新成立的公司的一把手,当时跟着我的有三个骨干,他们集体“反水”,要求集团在我和他们三个之间做选择题。
对于一个年轻的领导者来说,这事儿特别令人难受。为什么我追求结果最大化,并且带头执行,同时从严要求下属对细节、质量的把握,他们不认同?
我的德国上司,以“没有人可以要挟公司”为由,开除了他们。我却因此开始反思,该拿什么来让下属追随而一起前行,才干吗?勤奋吗?效率和效果吗?严厉吗?
显然不够。
于是除了恶补总经理学、情商、领导力等诸多武功外,我也开始观察当时的德国上司艾科,试图发现和总结一批人心悦诚服地跟随其后的原因。
我发现艾科很少用钱的手段来笼络别人,相反,他还有“吝啬”的美名,也不用权谋,真正的不用私惠,而以大德,驭将之道,贵推诚,不贵权术。
他总能和下属一起,商讨和挑战目前的做法,然后激发大家去想象和认同我们共同的未来。每周的周会,无数的一对一对话,他极尽所能让我们每一个人,除了拥有我们所需要的能力和资源,来达到我们所被分配到的目标外,还让我们的心,始终充满了所需要的心理能量。
艾科的工作,并不如我们那一批年轻人勤奋,我们当时常年平均下班时间为晚上十点半,而我观察他差不多每天七到八点就回家了,社交、字画、中医、中国古董、雪茄、红酒,他的爱好似乎是一样不能少。
后来几年,我才明白艾科的爱好,是一个很好的减压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方式,要让下属和别人充满心理能量,领导者本身,必须拥有和维护稳定、绵长的力量。
回想起从艾科身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做领袖,更是如何视企业为己出,做一个企业家。
一个德国人,仅提了两个手提箱来到陌生的国度,几年间把几个人的公司,变成横跨亚洲运作的集团公司,培养了一批年轻的领导人,自己下班还会亲自去关公共部位的灯和空调,日常费用不舍得花销,不像个职业经理人,倒像公司是自己开的,不断地想要把公司的商业前景做大做强。
巧合的是,从《领导力挑战》的作者、美国人Kouzes和Posner花了25年研究领导力得出的结论看,艾科的所有举动都符合其结论领导力无关领导者个性,而是领导行为,更是“可信度”,意味着领导人相信并始终在其所言、所行中保持一致。
Kouzes和Posner开发出了五个典型领导力行为,被世界上很多的大公司、商学院所采用,我曾经在西点军校领受过他们的领导力课程,基本上也是基于这五个典型行为:挑战目前、 激发共同的远景,赋予他人行动的力量和能力、鼓舞人心、以身作则。此外,西点军校的领导力行为,还增加了“增强组织的价值观及信仰,培养下一代的领袖”两个。
有老板如此,何其幸也,发出这声赞美的时候,我也立下了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