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做什么事,每个人都想使自己的“投入产出率”最大化,也就是回报最多。但为什么很多人的回报并不如意呢?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
我想起一位高僧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很多人拼命努力,争啊,抢啊,结果最多只是能够拿到命中该有的那部分,一般人还要减耗很多。”
初闻此语,虽信其意,但理解有些模糊:何谓命中该有的部分?既然该有,又怎会“减耗很多”?
后来借助于数学模型分析,心中忽地豁然,原来,其原理很简单。
我们来做个简单分析——
假设我们正在与某个客户进行合作,为其提供一项产品或者服务。
按照正常的做法,我们应该提供符合“某个标准”的产品或服务,而客户也向我们正常支付购买费用。这个费用实际上就是我们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所包含的价值的衡量标尺,与价值对等。
通常,照这样合作下去,我们的收益将会是个定数。这个定数应该就是高僧所说的“命中该有的部分”。
但我们会一直“这样合作下去”吗?
很难说。因为变数很大,变数大的原因,是因为人心善变。
不过,不管人心怎么变,无非是在利己或者利他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还是能够对结果进行明确的推断。
根据人们通常的做事心理,结果可能会出现两种大的分化类型:
1、利己者的结果。
凡事利己者,其对回报的期望更多地体现在自己对财富的获取上。他所追求的“投入回报率”体现的是纯粹的利己特色,即他自己的“投入回报率”。
利己者为了追求更大的“投入回报率”【其分子式为:利己者的投入回报率=自己的回报(分子)/自己的投入(分母)】,他会怎么做?
正常情况下,由于他没有理由无故要求客户对符合“某个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支付高于其价值的费用,所以,要提高自己的“投入回报率”,他无法在分子“产出”上做文章,只能在分母“投入”上动脑筋,那只能是控制成本,节省“投入”。
于是,他就会想很多办法来节约成本,比如控制原材料的使用量,购置更便宜的替代原材料,适当减少他认为无关痛痒的功能,省略他认为不必要的工序等等。
开始时,他认为这样做并不会改变产品或服务的基础价值,他可能并不会有意偷工减料,内心的价值底线不会被突破,所以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只要不低于价值底线,客户照常支付和原来一样的费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利己者追求更高“投入回报率”的心理必然会演变成身不由己的“心魔”,原来的驱动会被这个心魔取代,于是,为了不断追求更高的“投入回报率”,他的心理底线就会被突破,并一再被突破,到后来,必然会偷工减料、以次充优……这样,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开始逐渐降低。
这时,问题就出现了,面对明显低于“某个标准”的产品或服务,客户还愿意支付和原来一样的费用吗?还愿意继续合作吗?
答案是,不愿意。
一千个不愿意,一万个不愿意。
最终,凡事利己者实际所得到的,不是就会低于他该得的吗?低多少,根据他的利己程度而定。极度利己者,可能会完全丧失自己命中应该得到的。
这就会出现普希金《渔夫和金鱼故事》的现实版。
2、利他者的结果。
凡事利他者,其对回报的期望,是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的,更多地体现在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的体会上。他所追求的“投入回报率”也体现了利他特色,即,他追求的不是自己的“投入回报率”,而是客户的“投入回报率”。
利他者为了让客户获得更高的“投入回报率”【其分子式为:利他者的投入回报率=客户价值(分子)/客户的投入(分母)】,他会怎么做?
正常情况下,他希望客户在不增加购买费用(投入)的情况下,体验到更多的价值回报,就只能在自己所创造的客户价值上做文章了。
于是,他想很多办法提高价值,他使用货真价实的原材料,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努力使产品或服务更精细更完善,他的态度也更能打动客户……
于是,客户很满意,很信任,很忠诚,不仅自己坚持合作,并传播口碑为他带来新客户;很多受到感动的客户还为了不让他吃亏主动提出加价……
最终,凡事利他者得到的,往往远远超过他应该得到的。
以上在经济上的关于凡事利己者和凡事利他者的回报逻辑,同样适用于人们在各种情感和福报方面。
高僧的那句话,还有下半句:“利己者,最多只能得到命中注定的福报;利他者,最少也可得到命中注定的福报。”
命中注定的回报,对于利己者而言是“天花板”,无法突破;对于利他者而言是起点,抬步便更高。
信哉斯言!不管你信不信,我是深信不疑。
现在,你对本文开头的两个问题有了清晰答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