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缺的是什么?”
“人才!”每个企业人都会如此感叹。
然而,无数的“人才”却徘徊在职场之外,为找不到理想的职位而苦惑。这便形成了一种“供需同时既饱和又紧缺”的尴尬与矛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与矛盾?
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角色定位的糊涂与错位造成的(20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
关于角色错位,现今社会随处可见——在职场中,我们随时能够看到总经理做着部门主任的事,部门主任做着职员的事;眼高手低的无能者,总是渴望着自己无法企及的管理位置;不明就里的人,绞尽脑汁去挤有事业编制的垃圾工职位……
现今的建材卖场,也因为种种原因,使自己的位置越错越远——
按理,建材市场经营者把铺面出租给商家,搞好各种设施维护、治安保护、配套物流管理、做好适当的市场宣传等,就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职能,可是,现在的很多建材市场却在扮演“总导演”角色,几乎插手到了商家经营的“主要科目”——买卖——频繁不断地搞降价促销活动,组织商家参加团购、砍价会等等。
很显然,建材市场之所以“越俎代庖”,是出于追求市场兴旺、以便能够留住商家的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种仅仅“治标”的想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如此,由于长期使用很初级的降价促销手段,还可能像慢性毒药一样,从根上腐蚀商家本身就少得可怜的自主“慧根”。
事实上,现在的很多商家(几乎是绝大多数)确实“被培养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只要生意不好,就着急,不分析市场,不寻找正确的方法应对,总是想方设法搞促销、降价,参加团购、砍价会。过去,还可以先升价再降价欺诈消费者,现在这一套行不通后,商家就进入到了穷途末路。
其实,套用一句在此处使用并不恰当但很在理的话——“儿孙自有儿孙福”来说,商家经营好坏、成败,那是他自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福报,何劳市场插手干预?插手干预又有什么用?哪个建材卖场何时曾帮哪个商家获得了巨大发展?这和父母插手儿女的生活一样,只会坏事。
如果市场管理者真的关爱商家,希望商家生意兴旺,它应该这样做:
1、首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后勤”、“保卫”等工作做好(一般的建材市场做到这点就够了,有追求、有责任的市场才看以下几条)。
2、聘请一批真正明白事理的、精通这个行业的专家,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团队建设等方面指导商家;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商家的老板、中高层、店长、骨干店员接受统一的训练,以此来提升商家的经营水平和竞争力。并可在此同时,把市场自身的服务理念展现出来,将商家带上一个新的层面。
3、随着消费者的不断成熟,市场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定位,对外打造的应该是有品位、有档次、和谐的市场形象,让消费者放心,而不是低价货市场;让消费者感受到更多的“效用”(这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而不是所谓“占便宜”(只有你本人才爱占便宜,不要以己之心度人消费者之腹)。
4、定期组织活动,加强市场商家之间的友好互通,互学互帮,杜绝同一市场内部的不良竞争。
如果建材市场能够做好以上角色定位,在未来,它必将永立不败之地。现在看,哪个建材市场有此明见、远见,哪个就能先入为主,立即位居行业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