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他”的若干疑问(二) |
来源:建材商界
作者:半隐
|
|
|
二、 利他是“免费午餐”吗? 有一句话我们耳熟能详:“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话,有人说是《圣经》里面讲的,有人说是经济学家说的,有人说是政治学家说的,有人说是西方谚语……其实,不管这句话是谁说的都无关紧要,关键是它揭示了一个共同的真理:天下就没有免费的东西。只是《圣经》、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谚语所表述的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不管他们分别是什么意思,从“归宗”的角度讲,费用问题属于经济学问题,我们不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谈谈利他的免费问题。 经济学家在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时,一般是指机会成本(你去吃这顿免费午餐,可能会损失你做其他事情的机会,而你失去的那个机会所能创造的价值可能比免费午餐的价值更大,因此,你去吃免费午餐并不划算),这里我们不去研究机会成本,而只是借其核心概念用一用——所有价值创造必有成本,有成本必有费用。 从经济学角度讲,价值是要进行衡量的,并有衡量标准。在经济学上,把衡量价值大小的标尺叫做价格。价格成交后,就是钱。免费的东西,表明其价格为“零”,成交额为“零”,这就说明它没有价值。 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有价值的东西以免费形式出现,那就违反了经济规律、违背了价值规律,并不是什么好事。好比一个人如果没有影子,那么他就不是站在阳光下。钱,就是价值的影子。 有人会说,现实中不是还是有很多免费的东西吗?那些东西并非没有价值啊,这是怎么回事? 首先声明,生活中没有“绝对免费”的东西,只有暂时不收费或相对免费的东西。如果现实中真的发生了“免费”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庆幸,因为这不是什么好事。一定是免费者布下的“诱饵”、“投资”、“种子”、“套狼的孩子”……“免费者”的本意或目的并非免费,而是期待从你这里得到更大的回报——或者暂时免费而图你远期回报,或者要占你什么便宜,甚至是欺诈你,掠夺你的全部财产,等等。江湖上卖狗皮膏药的人把话说得很明白:“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无论你给钱不给钱,实际上都是他的一颗“棋子”,他赚不到你的钱,也要用你来凑人气,吸引别人;而且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那个氛围也有很大的可能感染你,把原来不准备买“狗皮膏药”的你给套进去。 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时候,我们所遇到的免费,并不是免费者的真实目的,而是免费者达到其目的的手段。 有些“利他”行为,在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可能会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但不管这种牺牲是主动还是被动,是自愿还是非自愿,牺牲自我本身并不属于“利他”,只有其中所创造的价值才叫“利他”。所有时候的牺牲自我都是迫不得已的,这取决于人的本性,“两害相权取其轻”。 换句话讲,免费并不叫利他,只有其中的价值才叫利他。因此,免费与否,和“利他”无关。没有价值,免费也不是利他;有价值,收费也是利他。 还要注意,如果免费对人没有价值,那就不叫“利他”;而如果免费所提供的不是正面价值,很可能还是“害他”,比如提供享乐的物品,提供作恶的物品,怂恿你占便宜等。毒品很贵,我现在免费请你吸食,你说我这是在利你吗? 有些人总是固执地认为“利他”就应该是免费的,这种理解对吗? 据行为学家调查分析,持这种想法的一般有两种人:其一、无知(这里仅仅是指不懂相关知识或道理,并非贬义);其二、扭曲(仅指心理上的一种病症,并非歧视,这种病症会导致价值观扭曲)。 对于扭曲(心理学名称为“情绪知觉扭曲”),我们无能为力,那是心理医生治疗的范畴。我们无法说服“情绪知觉扭曲”者改变思想,没有能力学电影《盗梦空间》给他们植入新的意念,因此在这里,我们只向无知的人讲解一下,为什么“利他”并不能免费? 1、如前面所言,“利他”仅和创造价值有关,和收费与否、收费多少无关。“利他”只管创造价值,只要有价值,收费是“利他”,不收费也是“利他”。收费问题不是由心愿决定,而是由市场决定。经济学对此有深刻而详细的研究。 从经济学角度讲,费用(没有成交前表现为价格)是价值的影子、符号、媒介……只有费用(价格)才能证明价值的大小和存在;只要有价值,就必定有相伴而随的费用像影子一样出现,不可割离,即使你不收,它也值那么多费用。 收费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是天经地义的。对于应该收取的费用,如果你执意不收,可以换一种理解是,你本来收了,只不过出于某种原因或者目的,你又退给人家了。 就是说,你并非没有收,只是用“免费”和你的“某种原因或目的”进行交换,而你的“某种原因或目的”也是值钱的,是过去已收或者未来将收的费用。 很多时候的“不收”,其实是当事人估量眼前收并不划算,不如在以后加上利息(一般期待的利息很高)一起收。 从市场经济角度讲,费用(价格)是价值的衡量标尺,收费越高,说明其创造的价值越大;反之,说明价值越低;如果不收费,说明没有价值。 有人总是热切希望别人对自己低收费或者免费,其实这并不是好事,并不划算,这会影响你对价值的实际获得。因为,费用是价值的衡量标尺,很多价值,如果你购买的费用越低,你实际所获得的价值也就越低,而不管价值本身有多大。 通常,你所能获得的价值,并不是人家所提供的实际价值,而仅是与你所支付的费用相匹配的那一部分。比如《建材商界》的广告,费用都是经过精心测算,完全处在价值的“轴心”上,并和接下来的服务是紧密相关的,如果因为什么特殊原因你“占了便宜”,你别庆幸。请你放心,你所获得的价值必定大打折扣,在我们的整个服务体系中,所有环节为你提供的服务价值自然会降低,以匹配你所支付的费用,比如在为你写文章时的心理感情分量,在向经销商或工程客户推荐时的热情分量,在向行业传播你的口碑的积极性上等都会有所折扣。 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请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你永远不可能占到便宜,当然也绝不会吃到亏。 所以,我们要真诚地奉劝人们,很多购买,你完全不用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结果实际上是在削减自己所能获得的价值。自己盘算,如果不划算可以不买,很多时候讨价还价买来的东西,最后根本不用,完全浪费。当然,规则内的优惠是可以争取的,但不可刻意破坏规则而获得。 有些价值,当事人因为什么原因(更多的是糊涂)定价低了,你占到便宜了,这也不是好事,会亵渎价值,使价值也变低。比如,同一颗钻石如果摆在地摊上卖,和在珠宝店卖,不仅价格相差悬殊,可信度也大不一样。 实践屡屡证明“人们并不珍惜廉价或者轻易获得的东西”,几乎没有人对容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廉价得到的东西珍惜过。我们打麻将赢一万块钱,花起来大手大脚;但做生意赚一万块钱,却会好好珍惜。不仅如此,两者的心理满足感(情感价值、效用)也相差很大。大学生花爸爸妈妈的钱,毫不心疼;参加工作后,领到的第一笔工资,都认真分配,给爸爸妈妈买什么,给爷爷奶奶买什么…… 所以,“利他”应该收费也必须收费,只是要合理收费。收费价格不宜高于价值,但更不能低于价值。因为费用是价值的衡量标尺。如果费用低,说明你的价值低;没有费用,说明你的所谓“利他”没有价值,也就谈不上“利他”了。“利他”的价值含金量和收费额度成正比。(这样类似的话,在后文中我们会反复赘言,就是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当然,值得提醒的是,收费标准不能随意确定,而应该根据你的顾客定位、品牌定位确定,以你所定位的顾客市场能够接受的标准为轴心波动(这属于市场营销学研究的范畴,本文后面将会简单分析)。 2、很多爱占小便宜的人还是希望别人免费,那么,“免费”究竟是不是“利他”呢? 不是。 假如真有免费,其实是有害的,会带来这些危害: ①对于利他者(这里暂且用“我”代称)而言,如果“我”一切免费“利他”,不收取任何费用,很快我就会花光一切,“利他”也就很快夭折了,“我”就无法继续“利他”了,因此“免费”是一种短期行为,不能持续,于“我”不利,没有意义。有时候我们骂医院冷漠,拒绝医治无钱的人,枉称“救死扶伤”,可是,如果医院真的满足我们的要求,它早就垮掉了,拿什么来“救死扶伤”?医院通过“救死扶伤”来创造价值“利他”,但是,这个价值是值钱的。 ②对于受利者(即是利他中的“他”)而言,免费利他会助长“他”的愚昧自私,一切唯我,滋生贪图便宜、不劳而获的心理,很容易把“他”培养成社会的废物、渣滓,成为被社会淘汰的对象,因此,免费对“他”也不利。 ③对整个社会而言,免费也十分不利,你想,既然有免费这等“大锅饭”一样的好事存在,我们何苦要努力拼搏?我们大家就都坐等别人来对我们“利他”,这样行吗?肯定不行,绝不可持续。这时的利他,变成了吃亏,谁干?所以,不收费的“利他”将摧毁社会的所有公序良俗,扭曲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将人类推向深渊…… 由上可见,免费的利他,对我、对他、对社会均不利,那有何益? 《淮南子》上有关于孔子的弟子“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的典故(子路救人于溺水,接受了一头牛的报答;子贡赎人于奴,带回鲁国,拒绝了鲁政府的奖励。孔子肯定前者,却忧虑后者对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也讲明“利他”收取回报的巨大好处,和拒绝回报的巨大害处。 所以,最佳的利他,就是要科学、合理地收取费用。考虑到“情感价值”的存在,收费更要精心设计,以利于利他的总价值的充分发挥。 3、其实,关于“利他”收不收费的问题,并不是由施、受双方决定的,而是由规律决定的。这个规律就是“互惠原理(重要的心理学、行为学法则)”——如果我是一个价值观正常且有良知的人,别人对我做了有价值的事情,帮助了我,那我对别人的感激、尊重、报答等心理自然而然会油然而生,不可阻遏,并且我愿意立即回报对方;如果对方不收费,不接受回报,对方的免费将会成为我永久背负的“心理债”,让我永远歉疚,重负难释。只有付了费,我才轻松。 由此可见,对于一个正常的有良知的人来说,我们宁愿接受明码标价的价值,爽快支付费用。如果人家不收费,我们还会背上情感债。 我们很多人在购买好朋友的东西时都拒绝免费,并说“你必须收费,如果不收费的话,我就去买别人的”,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上,很多时候的免费最后成了最昂贵的费用,很多不收费的“人情”,我们后来不知为此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要明白,作为“利他者”,收费本身就是利他,利于对方保持“心安”。即便是做慈善,最高境界也是让受利者感觉不到自己在接受施舍。记住这一点。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