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营销是为了解决竞争问题。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是很难提到和谐概念的。
试想,在激烈残酷的商战中,企业殚精竭虑就是要战胜竞争对手,欲置对手于死地才后快。这时候,谁会有和谐意识?即便当今很多人把商战喻作下围棋,不讲生死,只讲份额大小,但黑白世界,也绝少有人提和谐二字。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来临和加剧,企业由自发到自觉,越来越意识到: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人想包打天下雄霸天下是不可能的,只有合作,通过各种形式合作(哪怕貌似对立),才能形成发展合力。
不久前,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B.J.Walebuff和哈佛商学院的Adam M.Brandenburger提出了“竞合”这一新的范式,替代了传统商业观念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零和博弈游戏。
“竞合”概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创造价值当然是一个合作过程,而攫取价值自然要通过竞争。这一过程不能孤军奋战,必须认识到要相互依靠,要与顾客、供应商、雇员及其他人(主要指竞争对手)密切合作。
通俗说明就是,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化,但竞争并不遵循“你赢必然我输,我赢必然你输”的简单规则,“双赢”或“多赢”已在越来越多的场合成为协调竞争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如何在企业发展与竞争中,培养和增强合作的意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今天中国企业彼此关注的主题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意识。海尔有个理念很值得参照:“竞合是21世纪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趋势。竞合的基础是优势互补;竞合的方式是资源互换;竞合的结果是双赢发展。”
企业对内建立企业文化,倡导和谐,对外更应深具和谐意识,追求竞争环境的生态。惟如此,才有可能分得自己理想的那杯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