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条件有利于地板业发展 |
来源:建材与装饰
作者:江昌政
|
|
|
编者按:加拿大反倾销关税惩罚、美国337锁扣专利败诉、自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5%的新出口退税政策,桩桩件件,将国产地板出口推向史无前例的危机关头。地板业将何去何从?
面对出口危机,行业协会说:低价竞争,是中国木地板出口永远的痛;地板企业说:行业洗牌,有人欢喜有人忧。在原材料和人力资源都相对丰富的四川,地板行业目前方兴未艾,四川的一些地板品牌已成为全国的名牌。在追求国内市场丰收的同时,这些企业也在寻求国际市场的更大空间,可是沉重的大气候之下,这条路任重道远。
本期,记者特邀请到升达林产工业集团董事长江昌政,请他谈谈目前地板业的出路在何方。我们将他的观点如实刊登,以飨读者。
对目前形势的看法
第一、我认为宏观形势仍然有利于地板行业的发展,大家都认为退税降低对地板行业有影响,我同意这个观点。有影响,但是不会是很大的波澜。这次出口退税强化地板从以前13%降到了5%。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是不可能改变的。我们的小企业在这方面可能要难受一点,因为8%下降率还是相当大的,可能每一平方米是几块钱。但是作为大企业来说有相对的空间,可以弥补。比如升达公司就和采购商商量,降低8%怎么办?我们就各承担一半,所以从出口来说影响不大。
第二、退税降低后,对于我们的价格整合应该说还是有好处的,因为中国地板的出口价格很乱、很低。我记得去年广交会召开时,有的打出2.8美金/平方米,太低了。纤维板上升之后,今年的价格有所上升,但是很多企业还是很低,3~5美金/平方米。实际上5美金也就是30多元人民币,每1平方米的利润很少。这次调整我认为在国际市场上对中国地板价格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行业在国际上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意义。
第三、有利于产业集中。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就是产业的集中,我们全世界的产业集中是非常强势的,比如大飞机的制造只有波音和空客。产业的集中有利于竞争,有利于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有利于科研和市场品牌的投入。
产业集中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全球的趋势,我相信在中国也少不了要走这一步。
宏观条件有利于地板业发展
我们国家的宏观条件还是有利于地板行业的发展的。
1、房地产的发展是正常的,前几天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我们国家的经济指标,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房地产的投资占了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0.4%,中国的房地产并不是过热。
2、和谐社会的建设。事实上和谐社会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有房住,昨天我看了一组数据,1980年~1989年出生的人是2.4亿,这些人现在正好是结婚的高潮时期,结婚就要买房,买了房要去装修。
据建设部发布的信息:我们每年都是10亿的住宅建筑面积,除了新的建筑面积还有老的要维修,一年的地产需求量是在20亿平方米。我们地板行业还是属于高速发展期,属于黄金时期,虽然出口退税有一点小的影响,那是一个小小的波澜,不会改变大的走势。
3、我们的品类要和瓷砖争这个市场,市场总量是20多亿,现在每年的地板总量在3亿左右,占的比例太少。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市场的开发很薄弱。我到山东、河南很多地方看,他们地板主要是铺在卧室里面,客厅里面装的都是瓷砖。广东地区经济非常发达,客厅、餐厅也装的是瓷砖。这是一个宣传的问题,实际上瓷砖的价格并不比木地板的价格便宜,现在最低档的瓷砖就相当于木地板。所以市场开发应该是整个行业如何进行宣传。
乐观面对未来
如何面对未来?我的观点是要乐观看待现在的形势,但是对问题还是要认真对待,认真去解决这些困难。
我认为第一个问题还是应该坚持以质量为基础,行业协会还要撑起这个头,把行业的质量问题,市场的规范问题抓起来,抓好。
第二、还是要坚持品牌经营,坚持诚信经营,以及市场不懈的建设,不断提升行业的美誉度,出了问题应该及时地解决。
第三、要坚持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建设,把中国建成地板科技强国。这一点上,中国的地板行业应该非常自信。我到美国也去看了,比如膜压地板实际上是我们中国的创新,中国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不重视。我们这些技术早就有了,但是没有去申请专利。中国的企业都很聪明,很勤奋,我们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在两、三个国家申请之后在几十个国家都可以得到保护。另外,我们要克服强化地板的一系列的弱点,比如冷、硬的问题。
第四、要坚持正确的定位。实木复合地板就应该是高端定位,强化地板就应该是中、低端定位。有人反对我的意见。强化地板要做的更高端就要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实际上我们普通的强化地板就是一个大众化的产品。
第五、地板企业要进行产业链的完善。
第六、盈利模式和价值链要整合。比如企业间互相进行生产、贴牌、减少运费,这也是一个价值链的整合问题。我们到东北黑龙江每1平方米运费是5~8元,如在当地企业生产,就有利于价值链的整合。另外也能把产能发挥出来。
第七、行业之间要进行合作,这是势在必行的,我认为这里有非常多的合作机会。我反对同行之间打架,互相诋毁。我们都是兄弟,应该互相支持,互相补台,不要互骂、诋毁,甚至打官司,这很不好,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我们自己才会做强、做大,才会做久。 |
|
|
|
|
[相关文章]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