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百余年的路,我们在二十多年内快速走过,这使得身处中国市场经济洪流中的企业在总体上很难借鉴西方的哪段具体历史。
我们的营销理念通常是落后与先进并存,在前行中被迫放弃落后,选择先进。实际竞争中,不放弃落后,被淘汰;不选择先进,被淘汰。主动选择先进,竞争胜算大;被动选择先进,竞争胜算寡。
当你觉得前行困难、经营迷茫时,你应该分析一下你当前所处的市场竞争格局,你应该看清楚营销局势的变化,并选择乘坐最佳“交通工具”(营销策略)前行。
□贾平凸
市场竞争格局的质变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完成,谁忽略这个变化,谁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就连知名企业家张瑞敏也要说他时时刻刻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过去的我们,弄潮于商海,征战于市场,虽说常常身不由己,但凭所把握的资源以及不输于他人的勤奋,总能自觉或自发地从容应对竞争,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不少企业凭借经营者的灵活和智慧,一路走来还算顺利,尽管活得并不一定轻松。
然而,无论我们曾经采用什么策略、发展达到了什么程度,今天,所有企业无一例外都遇到一个必须引起经营者高度重视的、极其严峻的现实:那就是,市场竞争的主流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从何时起就已完成质变——由以自发性的初级经营形态为主要竞争手段的格局,跳跃到了以高度自觉的科学营销形态为主要竞争手段的格局)。这个变化带来的结果就是,过去我们经常采用、并可能还产生了心理依赖的竞争策略比如价格促销、概念引导等方法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效用。
于是,很多企业开始感到茫然:消费市场在扩大,消费总额在增加;企业经营经验更丰富,经营水平更高且更加努力,但压力根本无法释除。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钱越来越难赚……
这是怎么了?不少经营者开始焦虑。
其实,这是市场迈向成熟的正常表现。在成熟阶段,所有的竞争要素都有了新的内涵。迈克尔·波特的三大竞争策略(成本优化、专业聚焦、差异实施)开始大行其道的时候,企业的微观经营已经无法再创造核心竞争优势,核心竞争优势只能源自品牌。所以,品牌建设早已被一些眼光英明的企业家空前重视。当前,品牌策略理应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战略,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着品牌的树立与提升而展开。但是,我们还有很多人的经营思维乃至经营行为都还停留在不成熟的市场初级阶段,所以,茫然是必然的,焦虑不可避免。要初中学生解答高中甚至是大学的《普通物理》习题,头脑没法不昏。
路还要走下去,企业还要发展,我们又不能停下来补习,怎么办?
有位营销大师形容中国企业所面临的营销困惑时打比喻说:“市场经济是最坏的老师,还没有开始上课就要考试了。”是的,还没有开始练兵训练,我们就已开赴前线打仗了。
别无选择,考试必须参加,仗非打不可。这时候,只有靠我们自己“恶补”现代营销的课程来应对实战才是惟一的良性出路。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大营销宣传的力度以跟上竞争的节拍。
这时候我们必须明白:科学营销是未来企业要取得较好发展的惟一出路;我们必须有这样的信念:科学营销能将我们的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天地。
营销策略确定后,营销效果的保障有两大要素:其一,执行;其二,宣传。执行和宣传都要高效而科学才能使营销达到企业想要达到的最好程度。执行需要靠具有较强执行力的团队和科学措施做基础保障,宣传则必须认真策划并选择自身品牌形象颇佳的媒体实施。
无论从什么角度讲,企业的营销从现在开始必须要靠智慧而非小聪明来完成,智慧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对营销局势正确认识的基础上。